“國際章轉戰國內:接墨鏡王新片。”
過。
第三個新聞,才輪到方沂的電視劇。上麵介紹了首映禮的劍舞個人技,以及《仙三》的收視狀況:
同時段第一,超過第二名十多倍。
15歲到35歲的年輕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看過一集以上的《仙三》;嗖狐的視頻網站上,由於網民更加年輕,《仙三》打破了《新三國》的單集收視人次。
劇方有意在炒作,把《仙三》和《仙一》聯係到一起,隔空蹭了一下劉天仙的熱度,《仙一》結束後,有個所謂的“十年之約”,即十年後再相見,要拍攝《仙劍》大電影,彌補趙靈兒和李逍遙的遺憾。
這是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糖人從來沒有考慮過《仙劍》電影項目。
《仙三》剛播放時,也有傳言,稱劉天仙會客串。
中間穿插著方沂和胡戈的男男CP情,使得電視劇在沒有展開故事前,已經聚集了一大堆粉絲。
到電視劇進入到主線劇情,更是看的人欲罷不能。
財經新聞:
“紅杉資本有意投資國產某無人機,八百萬元認購百分之二十,初步估值四千萬。”
“據悉,原本研發為工程使用的該型號無人機,意外在影視圈頗受歡迎,引起了資本大鱷注意,但也麵臨國內外同類型廠商的競爭……是否存在一個穩定的屬於無人機的民用消費市場,目前看仍有爭議。”
“啪!”
世界真是儘在掌握啊。
方沂合上雜誌,在最後一頁看到建議零售價:“三塊五。”
等等。
我剛剛是給了四塊五沒錯吧。
這老板不老實啊。
方沂回到報亭,老板一看到他身影,就知道怎麼一回事,開口道:“方沂是吧?”
“你認得我?”
“我開報亭的,我天天翻自己賣的當日新聞,會不認識你嗎……堂堂影帝,多你一塊錢,不過分吧,我這報亭是和紅十字會合作的,每年要捐出一部分錢,拿去給中西部的大山裡修學校……你就當是捐給了孩子們。”
圈裡做慈善的不少,然而,大眾的印象畢竟取決於某幾個極端例子,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即便方沂貴為影帝,也不得不吃行業總體形象的虧。
他歎了口氣,站在小區底下,八點整,經紀人準時過來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