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人類曆史的音樂長河中。
也隻有幾名音樂家敢於說自己開創了某個體係,開啟了某個音樂曲式的新大門。
幾乎九成九的音樂家,他們都是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著音樂創作。這些音樂家的成就再高,一般也隻會被稱為某個流派的作曲家。
但是!
王默的這首《卡農》卻不同。
他已經超脫了任何流派,自己創造了一個全新體係!
能一樣嗎?
正因為如此,這些音樂大師一個個才心中難以自已。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親眼見證了一個奇跡的誕生。
可以這麼說:他們這些音樂家,如果放到曆史長河中,哪怕都是大師級的存在,其分量也極為的渺小,甚至有可能在將來很快就會被人忘記。
就好像前世,曆史上的音樂家何等之多?
可王默也就隻記住了貝多芬、莫紮特……等少數幾個人物。
但現在,不一樣了!
有了王默的存在,有了他的《卡農》,那王默注定了會在音樂長河中刻下名字,被後世永遠記住。
而他們這些跟王默同時代的音樂家,同樣也會被提起。
譬如:百年以後,音樂書上記載,第二十六屆國際音樂殿堂之夜在紐約進行,王默開創了卡農曲式,碾壓羅曼多、史蒂芬等音樂大師。
雖然自己是王默的墊腳石,但也足以讓他們青史留名。
想到這,羅曼多等人就心情激蕩。
……
普通的網友根本不知道這些頂級音樂家為何如此激動,他們也不懂《卡農》的出現代表著什麼。
但他們卻知道,剛才葉夫根尼演奏的鋼琴曲,就仿佛是一個漩渦,從最初的不起眼漸漸化為了一個可以吞噬萬物的黑洞,一步一步讓他們沉淪了進去。
這首音樂,無論是從美妙程度上看還是從意境上來聽,都不弱於他們之前聽的任何音樂。
尤其是那種層層遞進的旋律,綻放出來的魅力幾乎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所以。
當葉夫根尼演奏完畢,當《卡農》上傳音樂平台的後。
瞬間,熱浪就在網絡上掀起了。
“打榜!”
“必須打榜!”
“連大師們都被震住的鋼琴曲,必須支持。”
“啊啊啊,太好聽了有木有?”
“……”
與此同時,大家發現,在這些音樂平台上,《卡農》的名字旁邊還寫著一個(暫用)的標語,顯然舞台上葉夫根尼沒撒謊,王默的確沒有確定這首鋼琴曲的名字,等待著有緣人。
這下,網友們熱情更加高漲了。
“讓我取名?這個我擅長啊!”
“你們說叫《大帝下凡》怎麼樣?”
“我還是覺得《獻給趙倩》比較好。”
“樓上的,你女朋友不會叫趙倩吧?”
“咦?你怎麼知道?”
“草!”
“……”
普通網友在湊熱鬨。
但在音樂界,不少資深音樂人卻激動不已,開始付出了全部精力來想名字。
因為他們知道,若是他們取的名字能被王默看中,那自己估計也能一飛衝天。
“叫《卡農第一鋼琴奏鳴曲》吧?”
“還是稱為《王默卡農奏鳴曲》比較好。”
“就叫《卡農》,以後它就是卡農曲式的始祖。”
“我覺得《王者卡農》更好。”
“我呸!你怎麼不叫《王者農藥》?”
“也行啊。”
“……”
在外界掀起狂瀾的時候。
龐大的大都會歌劇院裡,隨著葉夫根尼的下台,第一輪的鋼琴演奏表演終於宣告正式結束。
與此同時。
記者們終於爆發出了全部的熱情,衝向了華夏音樂代表團所在的地方。
隻不過王默此刻根本就沒有接受采訪的意思。
畢竟在他看來,這才是音樂盛典的第一個環節,後麵日子還長著呢,現在就接受了采訪,那後麵自己說什麼?
所以,他隻是給郝明興使了個眼色。
郝明興心領神會,輕易就將一群記者扒到了一邊,給王默開出了一條道路,讓他輕鬆離開。
這些記者全都瞪大眼珠,他們隻是覺得自己還未靠近王默,就發現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將自己推到旁邊,柔和卻又無法抗拒。
這種怪異的情況,讓他們既心驚又好奇。
“噢!華夏功夫?!”
“絕對是華夏功夫。”
“這樣的功夫,現實中真的存在?”
又是一個讓記者們激動的話題。
這段時間,《功夫》正在全球大規模上映,票房已經逼近一億美元,這對於全球電影圈來說,也算是一場不大不小的地震了。畢竟華夏電影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絕對是對國際影視圈的一個衝擊。
而作為娛樂圈的媒體記者,他們當然都熟悉此事。
然後。
忽然,有記者就愣住了。
“嗯?我記得《功夫》的製片人是王默?”
“好像是吧,我沒太注意,就關注包租婆了。”
“你口味還挺獨特。”
“我查到了,《功夫》的製片人就是王默,策劃和編劇也是他。”
“臥槽!”
這下記者們都驚得目瞪口呆。
這個在音樂上如此天才的年輕人,居然在電影上也有著不凡的天賦?
他們可是早就了解過《功夫》雖然國際上票房還不到一億美元,但這部電影在華夏票房已經有了五十多億華幣!
如此票房,足以讓《功夫》進入全球影史票房前一百。
“上帝到底給他關上了哪扇門!”
有記者悲鳴。
“他單身!”
有記者低聲道。
瞬間,大家都心平氣和了。
……
當王默走後。
其他華夏音樂代表團的成員,瞬間就被記者們包圍得嚴嚴實實。
采訪不到王默,采訪他們也一樣的。
各種問題呼嘯而來。
“請問趙先生,王默先生怎麼創作出這麼多鋼琴曲的?”
“王先生之前為何默默無聞?”
“能說一下王默的故事嗎?”
“……”
甚至,羅曼多等鋼琴大師也被圍住了。
當然問題也變得尖銳。
“羅曼多先生,您對於敗在王默手裡怎麼看?”
“史蒂芬先生,您的作品跌出金音榜前十了,您怎麼想的?”
“相田老師,您一直標榜扶桑是亞洲音樂第一,現在華夏冒出了王默,您如何解釋?”
“各位的作品都被王默踩在腳底,會不會恨對方?”
幸虧這些老家夥心理素質強硬,不然估計一個個能被氣得吐血。
倒是有人對西蒙問出了一個關鍵性問題:“西蒙老師,王默橫空出世,您不覺得奇怪嗎?之前華夏音樂一向都不太行。所以請問他是不是作弊了?或者說他這些作品是不是從哪裡抄襲來的?畢竟他太年輕了……”
這人明顯對王默和華夏抱著敵意。
所以不懷好意。
聽到這話。
西蒙表情瞬間變得冰冷,盯著詢問的記者一字一句道:“這位先生,請您注意您的言辭。從您的言語中就知道,您根本就不懂音樂。首先不提王默先生拿出的作品,根本就不可能從任何地方抄襲到。您居然還因為他的年輕而質疑他的才華。
那你就聽好了,一名音樂家其實靈感迸發的高峰期正是20-35這個年齡段。
比如藍星最偉大的音樂家達尼爾先生,他八歲就登台演出,16歲成為當地首席音樂家,21歲創作出名曲《第一鋼琴協奏曲》,從22歲那一年開始直到他36歲英年去世,橫掃樂壇15年。達尼爾先生這麼年輕就有如此才華,您要不要去質疑他的作品是否是抄襲的?”
此話一出。
記者被懟得啞口無言,讓他去質疑藍星最偉大的音樂家?
給他一百個膽子都不敢。
西蒙冷笑:“所以,你懂個屁!”
這位當今世界最負盛名的音樂大師,當著全世界的麵爆出了粗口。
他眼裡有著憤怒。
他雖然也嫉妒華夏出現了王默這樣的音樂天才。
但他更不想見到記者們去詆毀一名音樂界冉冉升起的天才。因為王默這樣的天才,對於整個藍星音樂界都是一件幸事。
就好比:《卡農》的曲式出現,同樣也給了他許多靈感。
就衝著這一點,西蒙就不允許記者汙蔑王默。
甚至,羅曼多、史蒂芬等人全都對著這名記者怒目以對。
如果說之前他們對王默還抱著嫉妒之心的話,那在王默創作出全新音樂曲式的那一刻,他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嫉妒對方了。
除非想讓自己被釘在曆史恥辱柱上。
比如:若是數十年後,有文人寫道,某年某月某日,鋼琴家羅曼多嫉妒王默的才華,對王默暗中耍陰招,那羅曼多怕是會成為音樂家的恥辱,被後人罵的體無完膚。
這對於最注重名聲的他們來說,萬萬接受不了。
見到一眾大師們的表情。
所有記者就知道,王默怕是已經成了音樂界的一塊鋼板,根本不是他們能踢動的。
既然這樣。
那就捧唄!
反正大家都是為了流量。
於是。
所有記者都殺瘋了,一個個驚人的新聞冒了出來。
網絡上。
Ins熱門、臉書頭條、雅虎、油管、MSN,幾乎所有世界級的網絡社交平台和媒體,全都在第一時間掛出了觸目驚心的新聞標題。
【王默一人橫掃金音榜】
【華夏音樂天才,王默橫空出世】
【華夏鋼琴天才,征服全球音樂界】
【王默《卡農》開創音樂界全新曲式】
【西蒙先生,將王默跟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達尼爾相提並論】
【一眾音樂大師,被王默一首鋼琴曲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