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陽光炙烤。
可在下後村,不時的有村民來到工地看看,這廠房到底建得怎麼樣了。
對於什麼墨塔工業,大家不在乎,也不想要在乎。
大家最為緊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墨塔工業要在村裡招工的事情。
不少人,都對此抱有一個極其大的期待,想著自家小子,能夠進到廠裡麵,那也算是端上了鐵飯碗。
現在大家都不了解,墨塔工業到底什麼情況,也沒有人對村民去解釋。
不需要知道那麼多,反正大家知道一點就成,廠子要在村裡招人。
從農民到工人,這無疑是無數人的夢想,可謂實現了階層的跨越,生活水平將會得到直線提升。
陳懷慶此時和李樹榮站在一起,此時廠房大體已經建好,就剩下內部得要弄上一下。
當然,內部到底要怎麼來弄,還得等上一下。
“李叔,這電力的事,怎麼樣了?”
李樹榮:“放心吧,沒有問題。我去電力局找人,把這個事情給辦好了。”
陳懷慶客氣道:“李叔,這個事情麻煩你了。找人幫忙,也不能夠白幫忙,那天找個時間,請人家吃個飯。”
“哎,吃什麼飯。沒事,我都給送了兩包煙了。”
陳懷慶嘴角扯動了一下,您老送兩包煙就找人將事情辦了,那是人家看到您的麵子上。
李樹榮兩個兒子,都還挺牛的。
都乾部。
人家給李樹榮麵子,也屬於正常。
可陳懷慶不能夠說不懂事啊!
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吧,陳懷慶也不想,可現在就這樣子,不去主動適應時代,難道還讓時代來適應你?
顯然不可能的事情嘛。
陳懷慶:“李叔,還是請上人家吃個飯,這以後啊,廠子還得要擴大,用電的地方,可多著呢。”
現在國內的電力缺口上,並不是太嚴重。
到了九十年代的時候,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特彆華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之後,電力缺口那真的一年比一年大,到了21世紀之後,電力缺乏的問題,才是得到了根本性解決。
李樹榮對墨塔工業的事情,相當上心。
“那行,我約個時間,請他來廠裡吃頓飯。”
接下來,陳懷慶開始忙活機器設備的事情。
國外設備進口不了,隻能夠選擇國內設備,那麼要用什麼設備,還得要看渝州大學這邊。
渝州大學的發動機研製進行得還是相當順利的,整個研發團隊,本來就二十多人的規模,可實際上,不止。
對於不少人學生來講,免費到研發團隊來幫忙,也是很好的。
一邊搞研發,一邊學習,在學習效率上麵,是最為高的。
因為是帶著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來學習,是有目標的學習。
這種時候,學得就特彆快。
對於人多這點,陳懷慶一點都不介意。
雖然開支上麵增加了不少,可架不住現在陳懷慶手裡麵有了一大筆的資金。
渝州大學,一間辦公室內。
陳懷慶正將一份資料發給大家:“這份資料裡麵,是現在嘉林廠發動機車間的生產設備。有一部分是國外的設備,我們需要將國外的設備換成國產設備。大家看看,我們應該去找那家廠,才是能夠買到同類的設備,或者說,我們自己來對一些設備進行改造,然後達到相同的效果。”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獲取信息的代價是相當大的。
信息裡麵包含知識嗎?
當然是包括的。
這些資料,全部都是肖衛東去搞的。
至於說怎麼搞到的,有些東西也不用說得那麼的明白。
畢竟現在對於技術保密之類的,也並不那麼的高,想要了解一家企業的各種資料,還挺容易的。
然後米國看過之後,得出結論,華國窮極一生,都趕不上自己。
是真是假,陳懷慶不知道,反正此時的華國,在科技領域是很謙卑的學習國外。
就覺得,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
這點直到新一代的年輕人成長起來之後,才是得要徹底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