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出廠之後,不能夠讓用戶載這麼重。
額定載重給定在140KG。
MT80摩托車時速能夠達到75公裡,此速度在這個時代來講已經相當快了。
說句實話,現在的公路,很少有能夠讓車速跑到60公裡以上的。
從蓉城到渝州現在開車需要多久時間?
來回差不多得要幾天時間。(聽人說的)
在進行樣車測試的同時,也在不斷的組建生產線。
墨塔工業自身可沒辦法生產摩托車全部的零部件,所以很多的零部件得都要對外進行采購。
在設計的時候,MT80摩托車已經儘量的采用通用零件了。
可是,依舊有不少零部件得要專門的定製。
9月底的時候,MT79發動機定型,到MT80摩托車樣車生產出來,已經到11月份了。
隨著天氣逐漸轉寒,人們身上的衣服也在一件一件的往上加著。
陳懷慶坐在屋內,一隻手放在水瓶上,就那種葡萄糖輸液瓶,現在這種瓶子可受人們喜歡了。
裝上熱水當暖手寶來用。
那種電熱暖手寶,也不知道得要什麼時候才能夠出來。
為什麼要等彆人搞出來,自己不能搞嗎?
趙伊彤走進屋,見到陳懷慶的樣子,不由嗤笑了一聲:“你說你一個大男人,有這麼冷嗎?”
陳懷慶抬眼看了下趙伊彤,不想要多說什麼,八十年代的冬季比起二十一世紀來講,要冷上許多。
從八十年代開始,全球氣候就進入到了一個增溫的過程當中。
全球變暖成為了一個世界性關注問題。
對於全球變暖的原因,有持自然規律,也有持人類活動影響的。
保護環境,減少碳排放成為了共識。
陳懷慶翻了個白眼:“你不冷,彆戴手套啊!”
“哼,我戴手套,是為了工作。”
這話說的,自己就不是為了工作似的。
“生產線怎麼樣了?”
墨塔工業和渝州大學合作現在不僅僅隻限於摩托車發動機的研發,還包括摩托車生產線。
渝州大學的人跑去嘉林廠的摩托車生產線進行了實地參觀和考察。
嘉林廠對渝州大學的參觀考察自然不可能說設置什麼障礙,甚至連生產線圖紙什麼的都給拿了出來。
可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而對於渝州大學這些搞研究的人來講,有了這些,再是搞出來一條摩托車生產線,那不就很輕易的事情嘛!
事實上,還真的沒有那麼的簡單。
因為嘉林廠的生產線,引進自霓虹國,一些設備國內根本就搞不定。
沒有辦法,那麼隻能夠將生產線上麵一些先進設備給剔除掉,徹底的本土化。
對此,陳懷慶也並沒有意見。
生產效率低點就低點吧。
現在不是考慮生產效率的時候,是要將生產給開動起來。
墨塔工業現在資金上麵已經相當緊張了,必須馬上賺錢。
有了錢,再是想辦法提升生產效率。
無論是自研也好,還是從國外引進設備,都可以。
“我本小姐出馬,就沒有搞不定的事情。”
陳懷慶靠在椅子上,一副我就看你吹牛的樣子。
的確,趙伊彤參與了生產線的設計,可要說她是生產線設計的主力,那純粹在吹牛。
生產線設計是由趙伊彤的導師帶隊進行,外加上一批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起。
可以說,這個設計團隊,相當之牛。
在國內,真的很難找到這麼豪華的團隊。
陳懷慶對於生產線的要求,並不高。要求高也沒有用,不可能在現在搞智能化工廠啊!
陳懷慶想得很清楚,生產線技術落後點就落後點,接下來不斷的投入資金來進行研發,生產線自動化水平總是會提升的。
相信渝州大學對生產線後續升級研究很有興趣。
教學和科研兩不誤,這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