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塔集團什麼都缺,就不缺這個。
楊玉鳳回來,向陳懷慶和宋琦彙報去童南考察的情況。
宋琦目光看向不說話的陳懷慶,嘴角輕笑了一下,她挺是樂意見到他吃癟:“也就是說,在規模化養殖上麵,養豬成本不會比散戶低?”
楊玉鳳也小心的看向陳懷慶,自己的報告和陳懷慶想要做的事情,有著不小的衝突。
可她了解到的事實,就這個樣子。
“是的,在農村養豬,最大的成本就是買小豬的成本,最大的風險,就是養豬過程當中出現死亡。人工成本是農民自身利用空餘時間來做的,而喂養成本上麵,基本上都是喂紅苕藤、豬草、米糠這類。有的,也是會喂上一些苞穀粉,飼料基本上不問。”
至於說潲水……
現在農村裡麵,可沒有什麼油水之類的,剩菜剩飯那更加沒有。
這得要什麼家庭哦,才能有剩菜剩飯喂豬。
“現在農村散養豬,基本上都這個樣子。我們投資建豬廠,人工、飼料、獸醫等等成本,麵對農村散養豬不占任何的優勢。”
陳懷慶捏著下巴,輕笑了一下:“有點意外,但是仔細的想一想,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此時的國內養豬行業,生豬產量上麵,散戶養殖占據百分之九十以上。
小時候,陳懷慶家裡麵是養過豬的,他還去割過豬草,還煮過豬食。
家家戶戶做飯煮豬食,農村裡麵柴禾都不夠燒,每家還有一塊草坡,專門割草砍柴。
“不要光看著現在賺錢不賺錢,得要看遠一點。工廠化養殖模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隻有工廠化養殖,才是能夠快速的為群眾提供充足的肉食。現在的養殖方式,時間上麵太慢了,得要一年時間才能夠出欄。而在專業的養殖廠裡麵,進行科學化飼養,能夠快速讓豬長膘,一頭豬出欄應該就在三到四個月時間。一頭豬的養殖成本稍稍高些,可我總體效率高啊,以效率來拉低成本,賺錢肯定是能夠賺的。”
陳懷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農村人口在加速流入城市當中。就說我們廠裡麵,很多工人都農村的。”
楊玉鳳嘀咕道:“我們廠不具有說服力。”
現在墨塔工業的工人人數,正要突破萬人大關了。
生產線上麵,很多崗位並不需要太高的學曆,隻要是個人,有一定學習能力,就能夠將事情給做好。
墨塔工業招了不少農村的工人,主要以年輕人位置,得要二十五歲以下。
現在隨便一招,應者如雲。
現在墨塔工業已經都不在附近招人了,而去其他地方招。
如此要求,也是為了防止下麵的工人太過於抱團。
地域抱團這個事情,自古有之。
這點沒有辦法的事情。
那麼隻能儘量保證,抱團也就那種小團。
陳懷慶:“那就說李春陽的那建築隊,是不是以農民工為主?”
楊玉鳳本來想要說,李春陽現在已經不是建築隊了,而是正規的建築公司。
李春陽借助著下後村的大發展,算是完成了資金的積累,從以前的草台班子,現在往正規化發展。
宋琦笑道:“我的老板,你說的都老黃曆了,現在李春陽可不是建築隊,人家是建築公司了。”
宋琦上任之後,這不少人都紛紛跑來拜訪,李春陽自然也其中之一。
陳懷慶稍稍詫異了一下之後,又是覺得理當如此。
李春陽這人,陳懷慶早就看出來,非池中之物,有那麼點本事在,隻要抓住了一個好機會,一飛衝天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無論是建築隊還是建築公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春陽手底下的人,是不是以農民工為主?彆在這給我打岔。”
宋琦和楊玉鳳對視一眼:“老板說的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