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得好不好,實際上從平時生活當中就能夠感覺出來的。
蜀川在這幾年時間裡麵進行了一係列改革。
其中在全省推行養老金改革屬於最基礎的東西,因為把大家的養老問題給解決了。
另外就是職工醫保覆蓋。
養老和就醫以及教育給解決了,其他問題反而都是小問題了。
企業股改順利的推行,就因為有這些事情給打了基礎。
股改之後,企業就不再承擔社會責任,職工養老和醫療以及教育都不用企業承擔了。
至於說給職工分房這個事情,這一直以來和普通工人也沒有什麼關係。
能夠有宿舍,就已經屬於很不錯了。
現在不再進行分房,隻提供宿舍,對大多數人來講,實質上影響並不大。
反正現在企業發展屬於輕裝上陣,一心搞生產賺錢。
企業管理類的書籍,現在是賣得特彆火。
而由渝州大學出版《進擊的黑色巨塔》,全麵的解析墨塔集團管理結構,以及墨塔集團的發展史。
這本書,賣得還不錯,都已經賣掉了幾十萬本。
華國做生意的人手上要沒有這麼一本書,都沒法說自己是做生意的。
《進擊的黑色巨塔》這本書,對於華國的經濟界來講,屬實是在洶湧的水麵上直接放了一顆炸彈。
影響的確很大,可是吧,又並不是那麼的大。
即使墨塔集團的發展,很具有傳奇性。
可在八十年代,人們處於一個思想比較亂的階段。
一下子接收了太多的信息,大腦處理不過來,反正看什麼,都覺得有道理。
所以一部分人對墨塔集團推崇備至,很多人也不覺得說墨塔集團有多麼的牛。
對墨塔集團推崇的人,很大程度上麵來講,是因為墨塔集團是一家華國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
全國產的,沒有吃洋飼料。
也就是說,墨塔集團的成功,在華國具有廣泛的可複製性。
這一點很重要,人們總是想要通過他人的成功,然後自己也複製成功。
墨塔集團的成功,並不是科學實驗,擁有可複製性。
首先一點,得要有一個陳懷慶。
很多人研究墨塔集團,根本就沒有看到墨塔集團對人才的重視。
把一切都歸功於陳懷慶的經營。
企業技術實力不行隻能靠經營,通過各種手段來占據些許市場勉強過活。
實力強的企業,那是人家找上門來進行合作。
求爺爺告奶奶那種事,根本就不會發生。
直接靠技術來取得市場,就是一路的輾壓。
陳懷慶比較信奉這一點,而且他也很清楚,華國的研發人員是全世界最牛的一群人。
典型屬於吃草擠奶,就牛!
“陳董,在經濟這塊,你最有發言權。對於經濟的發展,你有什麼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