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慶覺得,職業教育必須得要有體係才行,職業技術高中的上麵得要有一個職業技術大學。
職業技術高中就屬於讓人入門,能夠在廠裡麵去從事一些簡單的工種,具有強替代性。
而進入到職業技術大學的學生,那是按照高級工人來培養,這些人有這個天賦。
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篩選過程。
比如說在職業技術大學任教的人,那都是八級工這種,另外還有哪些特彆厲害的手藝人之類的。
至於說學製,也自然不是說兩三年就能夠完的。
學技術那有兩三年就能夠出師的,很多光是入門就不止這個時間。
入門了還有精通,精通之上還有大成,大成之上還有大師。
反正到時候,可以設置技術等級考核,一步步的考唄。
考核過了,就發證。
技術等級越高,拿的工資肯定就越高,無論走到那,手裡麵有活,還能夠找不到工作?
當然了,學習技術,並不意味著就少了文化課的學習,光是有高技術沒有高素質,那也不行啊!
得要雙高人才。
所以文化課必然不能夠少了,當然了,也不會像是普通學校學得那麼難,很多都是隻做一個了解。
物理、化學、生物和數學,那必須得要好好學才行。
特彆是物理和數學,這必須得要懂啊,隻有懂了,才是能夠懂那些設備到底怎麼個情況。
了解設備的原理,在用起來的時候,才能夠發揮設備的全部功效。
普通工人也就隻能夠發揮設備很基礎的功能,可知道設備原理的工人,是不是就能夠完全發揮設備的效能?
肯定會比普通工人要強上很多。
所以技術工人工資比一般工人高,對於工廠來說,這個花費也是值得的。
陳懷慶也是雷厲風行的性子,職業技術學校的事情,很快就是給布置了下去。
由墨塔集團牽頭來搞,和渝州本地的企業一起配合。
主要是給技術學校的學生提供實習的地點,而且學生實習也並不是那家企業都能夠行的。
小廠子肯定沒有資格來做這個事情。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總共在渝州成立了六所,名字取得也很簡單,就叫渝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一校區,二校區,直到六校區。
還成立了一所渝州應用技術大學。
全部學校都歸屬於墨塔教育公司旗下。
墨塔教育旗下還有新星中學,現在新星中學在渝州和蓉城各有一所。
在香江也是有著一所新星中學,是Meta投資出資建立的一所學校。
和香江其他學校有很大不同,香江新星中學有普通話教學,另外就是在曆史教育上麵讓學生完整的學習華國古代史和近現代史。
徹底廢了香江以前的殖民地教育。
教材都直接用的內地新星中學教材。
學習曆史才能夠知道過去,才能夠明白我們的根在那裡。
華國的曆史,那就是一部文明史。
對培養向心力是極其有用的。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今年就能夠進行招生,全市的初中畢業生將會在這個時候進行一次分流,不上高中的可以來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對於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交不起學費?
沒有關係,學校可以先不收學費,等到學生工作之後,再來償還,不要利息的那種,直接從工資裡麵扣。
每個月扣百分之十的工資作為學費的償還。
這一點,在學生入校的時候,就要簽訂協議。
學生學費再加上市裡提供的一些經費,以後學校運營應該什麼什麼問題。
至於說學校建設這塊,墨塔集團和渝州各家企業都捐了錢的。
職業技術學校對於各家企業來講是有好處的。
技術工人誰都缺啊!
甚至到了從其他地方挖人過來的地步。
渝州各家企業待遇好,雖然現在各家企業都進行了股份製改革,都並不能夠因此否定了大家的國企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