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重塑社會對科技的看法(1 / 2)

重生80年代 初雨彩虹 5867 字 10個月前

對科技,自己偏執嗎?陳懷慶捏著下巴,他覺得一家企業想要搞好,乃至成就偉大,得要做好幾樣事情:技術、管理、財務、銷售以及內部自我改革和監督。

他深知科技的重要性。

一家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在於企業有多大通天的關係,再是牢靠的關係,也有人走茶涼的時候。

技術,特彆是領先的技術,這才是一家企業的根本。

有好的技術,再加上三流的管理以及銷售,那麼這家企業依舊能夠成為一家不錯的企業。

如果一流的技術+一流管理和銷售,那麼這企業絕對在市場上麵屬於巨頭般存在。

頂級的技術配上頂級的管理以及銷售,那麼這家企業離偉大就不遠了。

“我偏執嗎?”

孫從萱笑道:“偏執,你就一個偏執狂。”

“我一直以為,我的偏執在於我喜歡美女這個事情。”

在喜歡美女這個事情上麵,陳懷慶可屬於始終如一,從未更改的。

孫從萱給了陳懷慶一記白眼:“……”

“對研發的投入,在很多人看來,的確有著些瘋狂。但你應該理解我的啊,就因為在研發在幾年時間裡麵保持著超高投入,墨塔集團才是在技術上麵進步很大。”

墨塔集團在保持高研發投入的同時,還保持著快速產能擴張,這不得不感謝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麵便宜的原材料價格。

“為什麼Mota摩托能夠在東南亞、南美、以及南亞

、非洲等地不斷的從霓虹國摩托車企業手裡麵搶得市場,並且保持數年時間裡麵,市場規模越發擴大?”

“這可不僅僅隻是我們的價格更低,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我們的技術進步。技術進步靠的就是不斷的資金投入,在未來,我們對技術的追求,將永不停歇。”

孫從萱忍不住輕笑了一下:“行了,這些話,你還是留著明天的時候,對你的那些員工說吧。華胥獎我覺得挺好的,可以辦,我支持你。”

此時的華國已經有三個國家級獎項,每兩年時間頒發一次,然後在名額上麵吧,顯得極其有限,而且頒獎對象基本上又是給予那些功成名就又德高望重的科學家。

說句實話,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屬於俗人,根本就不去想自己老了怎麼怎麼的。

而是就看當下!

華國缺乏一個給青年科學家的重磅獎項。

“我準備將華胥獎的領獎年齡給限製上一下,年齡必須在正月初一前,四十五周歲以下的。”

華國人的生日正常來講都按照陰曆來計算的,做父母的,特彆年輕父母一定得要知道。

給孩子過陽曆生日,會被看成沒人教的表現,因為這屬於父母從小告知的事情。

“四十五歲以下,為什麼?”

陳懷慶:“科學家最佳出成果的年齡,就在三十多到四十出頭,如果在這個年齡段還不能夠出頭的話,那麼基本上可以判定,其在研究領域沒有什麼天賦。比如說諾獎獲得者彆看獲獎的時候年齡都比較大了,可這些獲獎者獲獎平均年齡在三十八歲左右。”

科研活動除了努力之外,還得要看天賦。

就沒見那個科學家,天賦差了的。

“而且,華胥獎本身就主要為了支持青年科學家的發展。”

青年科學家正是需要錢的年齡,三四十歲的年紀,家庭壓力已經相當的大了。

上有老父母,下有正用錢的子女。

如果能夠獲得一筆獎金,那麼對於改善生活,將精力更多投入到研發上麵,將會有很大的益處。

當然,也將會是對其他人一個莫大的刺激。

孫從萱問出了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那你準備華胥獎給多少獎金呢?”

“每人百萬獎金!”

“百萬?”

此時人們每月的工資才是多少錢?

光是靠存工資的話,那一輩子都存不夠百萬。

陳懷慶笑道:“要的就是你這種驚訝的樣子。百萬獎金實際上也算不得太多。一年下來的話,也就幾十個人得到,總花費也不過幾千萬罷了。”

“可是這幾千萬花下來,卻是一個巨大的廣告。”

當人們看到華胥獎獲得者不僅僅榮譽滿身,還拿到了百萬獎金之後,那刺激作用將會變得無比的巨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