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兵強馬壯的墨塔微電(2 / 2)

重生80年代 初雨彩虹 7563 字 10個月前

大家都在挖空心思,想要研發出來新技術。

陳懷慶翻動著手中的技術資料,這台是後道光刻機,專門做芯片的。

現在的芯片自然比不上三十多年之後,民用產品上麵搭載的芯片都已經大規模進入到5納米製程工藝時代。

甚至一些價格高昂的電子產品,芯片都已經采用3納米芯片了。

芯片製程工藝正在往1納米推進。

不斷的接近矽芯片的物理極限。

當然,隨著技術的進步,物理極限這東西也在不斷的刷新當中。

“整個光刻機,是不是全部實現了國產化?”

“百分之六十的零部件,都是國產的。”

陳懷慶皺了皺眉,這樣子可不夠。

按照他的預期來講,現在怎麼也得要百分百才行。

作為一家企業來講,光是追求利潤的話,那麼零部件采購自然可以隨便。

可是,墨塔微電自成立以來,就不是一家單純追求利潤的企業。

或者說,賺錢什麼的,陳懷慶現在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半導體市場有多大?

全球市場就先不說了,就說國內市場,每年需要進口芯片超過萬億,超過了原油進口花銷。

進口芯片就超萬億,再加上國內自己是很長的。

算一下,市場當地有多大。

現在投的這點錢,算什麼事。

隻要在技術上麵搶占製高點成功,以後就源源不斷的錢流進口袋。

墨塔微電的確以市場為研發導向,可這不過是其發展壯大的一個策略罷了。

今天墨塔微電從市場上搶下一台訂單,那麼對手就少賺一台光刻機的錢,如此不就在變相的削弱對手。

陳懷慶:“國產率太低了,最少得要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行。”

麵對陳懷慶的要求,墨塔微電的總經理也是有些難辦:“如果采用國產的零部件,想要達到墨塔半導體的技術要求,可能還得要再花費兩年以上的時間。”

“另外,成本上麵,有些國產零件比國外要貴上不少。”

儘力的削減成本,這屬於市場化企業的天性。

如果市場真的完全是自由市場,這並沒有什麼問題,可市場永遠都屬於受控製的。

企業經營就沒有一條永恒的準則,想要長久,那就必須得要考慮到各種風險,並且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大風險進行一個提早準備。

陳懷慶太清楚未來了,比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知道。

所以,在國產化率上麵,陳懷慶看得很重。

陳懷慶:“隻要國產的能夠達到我們的技術要求,即使貴一點,那也得要采用國產的東西。我們不采購,那國產技術怎麼進步?國產技術不進步,那以後我們是不是就隻能去采購國外的。”

“最為重要的是,到時候,人家不賣給我們怎麼辦?”

“為什麼我們要研發光刻機,就因為國外的企業,不賣最先進的光刻機給我們。沒有先進的光刻機,那墨塔半導體就不能夠造最好的芯片。”

“缺什麼技術,我們就研發。我們的目標就很明確,在未來三十年時間,將光刻機的加工能力給弄到10納米。”

10納米!

眾人聽到陳懷慶的話,都是麵麵相覷一番,然後沒有說話。

這怎麼說啊!

說一定能夠辦到?

有些拍馬屁的嫌疑。

畢竟陳懷慶這三十年後10納米到底怎麼給得出來的。

而且,依照現在的技術發展來看,不需要三十年,最多隻要二十年就行。

大家對技術發展前景上麵還挺是樂觀的。

所以,陳懷慶這要求,好像並不高來著。

科技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項技術,可能會卡在一個地方很久時間才能夠突破。

所以也不敢說三十年定得太長。

陳懷慶目光看向徐瑞義:“首席對此怎麼看?”

陳懷慶難得的過來上一趟,那麼大家自然是過來一起陪同的。

整個墨塔微電內,也就隻有陳懷慶有這個待遇。

平時市裡麵甚至部裡麵的領導來視察,墨塔微電也就隻是安排專門的接待人員來接待一下就行。

至於說科研技術人員?

不進行接待。

他們的工作是研發技術,不是來搞接待的。

徐瑞義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就開始搞光刻機研發工作,在1980年的時候,研製出國內第一台自動對準分步投影光刻機。

墨塔微電成立之後,國內的光刻機研發技術人員,全部都歸到了墨塔微電來了。

可以這麼說,墨塔微電屬於兵強馬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