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一件老物件,那都是有故事的。
甚至一些東西的故事,還帶著傳奇色彩。
例如:傳國玉璽!
劉欣然過了一陣之後,就又是進來了。
“姐夫,人我見過了,還不錯。我就給留下了,叫他們明天的時候過來上班。”
陳懷慶:“嗯,你覺得不錯就行。”
劉欣然見陳懷慶還在把玩一個碟子,不由撇了撇嘴:“那漂亮的丫鬟,還要不要啊?”
陳懷慶:“要啊,為什麼不要。又花不了多少錢,必須得要把門麵給撐起來。今天,連個倒茶的人都沒有,招兩個,這樣子,也能夠輪流休假什麼的。”
劉欣然:“嗬嗬,雙倍快樂是吧?”
這詞,是劉欣然從陳懷慶嘴裡聽到的。
此時來城裡麵找工的人農村人,還真的不少。
在全國來講,可能有上千萬農民工進城了。
現在不僅僅解決了返城人員就業問題,城市當中還有了這麼多的就業崗位,讓進城務工人員有地方乾活。
經濟越是發展,能夠提供的工作崗位就越是多。
陳懷慶接下來的幾天,還挺是忙碌的,有不少事情,需要和部裡麵進行一些溝通。
關於墨塔半導體、墨塔微電以及墨塔飛機的事情。
墨塔半導體和墨塔微電,現在陳懷慶倒是不擔心,因為兩家公司都有牛人坐鎮,隻要有張如京和徐瑞義在,陳懷慶隻需要等到出結果就成。
可在飛機這塊吧,平時除了坐飛機之外,也不太了解飛機這塊。
飛機的研發人員,都屬於那種國家保密人才,不隨便在媒體上麵出現。
陳懷慶倒是知道兩位飛機總設計師,一個研發Y20的叫唐長虹,一個研發J10的叫楊威。
可現在,陳懷慶也不知道這兩位在那。
不知道倆人在那,這沒有關係。
墨塔飛機研發有限公司是定位於專門做研發的公司,在培養年輕人上麵,可謂不遺餘力。
說實在的,那些老一輩的,就讓他們帶年輕人吧。
研發的一線主力,現在墨塔飛機大量的啟用年輕人。
墨塔飛機在接手Y10之後,經過一番爭議之後,決定Y10的研發緩慢進行。開始對Y10的研發過程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重新的整理和思考。
Y10的研發,雖然算不得成功,可這些年時間的研發過程,獲取到了很寶貴的民航客機研發經驗。
Y10的研發就慢慢的搞,當做是培養人才的研發項目。
墨塔飛機啟動了兩款支線飛機的研發,一款為50-60座的支線客機,一款為100到120座的支線客機。
兩款飛機在研發的技術標準上麵,按照歐美的民航客機技術標準來的。
此時的華國,還沒有一部專門和國際接軌的民航客機適航條例。
雖然在技術標準上麵要求的確是高了點,可是陳懷慶覺得,依照華國的能力,應該沒有問題。
大型客機我們還力有不逮,可這種小型飛機,對華國來講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畢竟連桑巴國都能夠搞出來,就工業而言,桑巴國都算不得一個工業化國家。
連完整的工業體係都沒有。
華國再怎麼說,在工業體係上麵,還是完整的,而且工業人才也多。
而且在小型飛機市場上麵,歐美都不看重,兩者都緊盯著大型民航客機市場呢!
所以墨塔飛機將來在市場上麵的主要對手就隻有兩家:楓葉國的龐佳迪和桑巴國的桑巴航空工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