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慶開始翻看起財報來,在去年,墨塔半導體的營收超過八億元。
如果不算研發和擴產的話,墨塔半導體的利潤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賺了兩億多。
這部分錢,是需要拿出百分之二十出來給員工作為年終獎的。
差不多五千萬的樣子。
雖然墨塔半導體總體上麵在虧損,可是業務在賺錢,那麼該是發年終獎還是得要發。
得要給大家激勵,如此在新的一年裡麵,才是能夠打了雞血似的拚命工作。
“營收上麵,我倒是挺滿意的。在新的一年,還得要積極的開拓新客戶才行。得要多給客戶拓展部施加些壓力,獎勵也得要到位。”
業務員嘛,隻要獎勵到位了,那肯定拚了命的拓展業務。
張如京:“在獎勵上麵,我們已經給得夠高了,再高就沒有辦法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可是也不能夠一直都重賞啊,會造成賞無可賞的。
張如京對於營收這塊倒是不急:“我們和德州儀器達成了一個意向合作協議,如果我們0.8微米芯片能夠量產,德州儀器會交一些芯片代工訂單給我們。”
墨塔半導體在芯片代工報價上麵,還是相當的有吸引力。
張如京一直在聯係德州儀器那邊,希望從德州儀器接上一些訂單。
德州儀器在芯片領域,實力還是相當的強。
現在德州儀器的芯片,基本上都是自家工廠來生產的。
建上一座工廠,就不說投入了。
過不了幾年時間,裡麵本是先進的設備就得要淘汰。
芯片代工領域,這設備的折舊率可有著些高。
那些落後的生產線,連賣都賣不掉。
為了保持技術上麵的先進性,必須得要不斷的新建生產線,更換新的設備。
大家都知道的,設備越是先進,那價格上麵,直線的往上漲。
一個字,讓人心疼!
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德州儀器沒有道理放過任何能夠降低自己產品成本的機會。
產品成本降低,和競爭對手打價格戰搶占市場,或者說保持原價提升收益,都可以的。
接下來幾十年時間,是全球化時代,是市場重新配置全球資源的時代,是發達國家進行大規模產業轉移的時代。
對於墨塔半導體來講,是機會!
陳懷慶一點都不意外張如京會找德州儀器拿訂單。
畢竟張如京在德州儀器工作多年,也是有著很多的人脈關係。
陳懷慶:“如此的話,倒是一個好事情。”
半導體市場正在不斷擴大當中,更多人的見到市場這麼好,自然會進來分上一杯羹。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市場會催生出來更多的芯片設計公司。
這些芯片設計公司在前期的時候,並沒有生產能力,就會找上墨塔半導體這樣的代工企業。
隻要代工企業的生產報價比自己生產更低,那麼這些企業必然會為了股東的利益,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所以,墨塔半導體在客戶上,還真的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