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總是顯得很繁忙。
具體的事務,不需要陳懷慶去處理,可有的事情,必須得要陳懷慶拿主意才行。
比如說,墨塔集團分紅的事情。
墨塔集團在去年,日子過得自然相當之不錯。
整個集團的主營業務摩托車和汽車的營收加起來達到了1100多億。
光是這兩項,為墨塔集團帶來了176億的淨利潤。
除了整車業務之外,像是發動機,除了自用之外,也對外進行銷售的。
像是長安汽車、蜀川汽車以及嘉林和建設全部都是墨塔動力的客戶。
墨塔動力的最新款發動機,他們都是能夠買到的。
實際上對於他們來講,自身研發實力不行,購買墨塔動力的發動機,也是一件好事情。
國內的其他廠商,也是有來墨塔動力購買發動機。
外賣摩托車發動機一百二十萬台,汽車發動機九萬台。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比如說墨塔農業等,墨塔集團加起來的總營收達到了1460億。
這還沒有算墨塔集團參股的一些公司。
比如說墨塔半導體、墨塔微電、墨塔飛機這類墨塔係企業。
以及像是香江遠貿這類公司,香江遠貿一直以來都沒有向墨塔集團總部這邊上繳過利潤之類的。
在財報上麵,墨塔集團的淨利潤並不算是太怎麼的高,因為研發投入上麵,持續不斷的走高。
市場上麵對於墨塔集團將錢花在研發上麵,已經都習慣了。
所以,大家都不再怎麼的關注墨塔集團的淨利潤,更加關注墨塔集團的營收情況。
相比起對外公布的財報,陳懷慶此時看的報告,各種信息上麵更加的詳細和準確。
“第二機床這看樣子,盈利可期啊!”
第二機床在銷售量上麵,上去了很多。
不僅僅在國內的銷售,在國際上麵,第二機床也已經開始逐步的能夠賣出去一些機床產品。
雖然在國際上麵來講,第二機床賣的產品,還隻是屬於流的機床產品。
可架不住具有極高的售價優勢。
隻有不斷的讓產品進入到市場,才是能夠知道市場到底是怎麼樣的。
一家企業不去市場上麵打拚,肯定是不行的。
隻有在市場裡,才是能夠了解市場,才是知道努力的方向。
光努力,是不夠的。
得要努力對方向,往錯誤的方向努力,努力越多,錯的就越嚴重。
就陳懷慶個人而言,倒是並不在意第二機床是否盈利賺錢。
他更加在乎的,還是第二機床在技術上麵的不斷突破。
機床是一國裝備製造的根本,被譽為製造之母,其技術水平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
華國的機床技術水平,在全球範圍內將,排名如何?
敢很肯定的說,絕對屬於在前列的水平。
全球範圍內,能夠自己製造機床的國家,可不算是多。
當然了,此時的華國機床技術水平,想要進前十的話,肯定不行。
陳懷慶在第二機床的發展上麵,倒是有著足夠的耐心,現在才是1992年,再是花上20年時間來搞,一年一個小進步,20年之後,怎麼也是進了一大步。
宋琦手裡麵捧著水杯靠坐在陳懷慶的辦公桌上,在水杯裡麵是紅茶。
由墨塔生物與醫學研究院推薦的女性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