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企業,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桶金的一個積累,這有錢之後,反而變得有著些迷茫了,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如何進行發展。
畢竟,在之前的時候,時代帶來的紅利,實在太大。
稍微的抓住,就能夠吃得滿口是油。
陳懷慶所說的發展企業自身科技力量,也並不是說每一家企業都能夠有能力做的事情。
說白了,很多的企業老板,對於科技,都沒有一個什麼概念。
不少人都還是依靠的廉價勞動力來賺錢的。
而廉價勞動力最終會有一天會消失的,用工成本不斷的上升,那麼如何來保持企業的利潤?
那麼自然就隻能夠通過技術進步來實現。
“21世紀和20世紀,是完全不同的世紀。實際上,大家應該都能夠感受到了,在最近幾年時間裡麵,互聯網行業在飛速的發展。”
“接下來的二十年時間裡麵,要問哪個行業的發展速度最為快速,對社會發展的推動最為直接,我很肯定的說,是互聯網行業。”
“互聯網,在未來,對於人們生活的改變將會是顛覆性。”
“很多的行業可能會因為互聯網而消失,很多行業也將因為互聯網而更加興盛。”
電燈被發明出來,就注定了油燈將會逐漸的退出曆史舞台。
對於互聯網,陳懷慶也沒有說得過多。
在九十年代,全球範圍內,各地都發生了經濟危機,霓虹房地產泡沫破碎、92年的英鎊危機、94年墨西哥經濟危機,再是到97年的亞洲經濟危機。
如此的情況下,全球的資金,必須得要找上一個避險之地。
北美無疑就成為了一個選擇。
至於說為什麼不選擇歐洲……
因為這些資金裡麵,有大量的資金就是屬於歐洲那邊的。
現在的歐洲屬於資本過剩,或者說,是沒有什麼好的投資機會。
此時,北美股市因為大量的資金湧入,一片的紅火之態。
互聯網泡沫正在不斷的生成和壯大之中。
要是陳懷慶再是鼓吹得多上一點的話,他擔心西交所上的互聯網公司也是如同國外那般,直接變得瘋狂起來。
資本是沒有國界的!
國內股市雖然和國外股市相互之間獨立,可是卻是有著影響的。
國外的互聯網企業火爆,國內的互聯網浪潮也是在風起雲湧。
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互聯網當中。
國內不少的互聯網企業也是紛紛的登陸西交所創業板。
西交所創業板是注冊製,上市比較的容易。
反倒是主板市場,是審核製的,現在很少說有企業直接在主板市場上市。
都是先創業板上市,然後在達到條件之後,再是入主板市場。
為什麼不一直待在創業板?
在人們的概念裡麵,創業板上麵的企業,大多都是小企業,而主板市場才是真正的大企業。
經濟年會開的時間很短,三天時間就直接結束了。
對於與會的人來講,收獲還是不少。
在私下的交流當中,陳懷慶很明確的說了,今年的困難是暫時的。
另外就是對入世的前景,表示了極其大的期待。
此時入世談判已經進入到了衝刺階段,和很多國家都已經談得差不多了,就是剩下些硬骨頭。
隻要啃下,就基本上沒有任何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