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1 / 2)

重生80年代 初雨彩虹 4894 字 10個月前

第851章

渦扇10不僅僅在性能上麵有了提升,在可靠性上麵,也是如此。

都是知道的,前聯盟的機械產品,在設計思路上麵,是完全以戰爭消耗的思路來進行設計的。

如此設計思路之下,那自然就是能夠保證一定時間內的可靠性就可以了。

畢竟一架飛機,在戰場上麵,存活的時間,能夠有幾百個小時就不錯了。

自然壞了,直接維修和更換。

易維修這點,一直都是前聯盟產品的一個特點。

不像是歐美的產品,都很是精致,想要維修的話,相當的麻煩。

蓉城航空動力這邊,進行了很多的改進。

首先一點,那就是發動機第一次維修前使用壽命達到了1000小時,總使用壽命上麵,現在倒是還不確定,應該不下於十年的時間。

蓉城航空動力可不僅僅隻是就隻有渦扇10,還有很多其他的發動機研發。

比如說渦扇23發動機,這是仿製前聯盟D18T發動機。

D18T發動機屬於一款相當知名的發動機,因為其安-124和安-225超大運輸機使用的發動機,都是這款發動機。

安-225運輸機可是全球最大的運輸機,搭載六台D18T發動機。這款運輸機研發出來,是為了運輸航天飛機暴風雪號的。

安-225運輸機生產了一架,另外還有一架半成品。

半成品就不說了,在前聯盟消失在曆史長河的時候,伴隨而去的還有其強大的工業體係。

想要重啟安-225運輸機的生產,基本上屬於不可能的事情。

主要生產出來也沒有用武之地,那花費龐大精力和金錢來生產,乾嘛呢?

真的是錢多到燒嗎?

渦扇23發動機項目早在1992年的時候,就已經啟動了。

D18T發動機可是在烏蘭克研發和生產的,相比起北俄那邊還有所顧忌,對烏蘭克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

整個D18T發動機的研發團隊,不說連鍋端吧,反正有不少人被網羅到了華國來。

在其他人才的搜羅上麵,在烏蘭克也是要更加的公開一些,動作大上一些。

烏蘭克的航空工業,現在直接的是剩下光架子在那裡,研發能力基本上已經失去得差不多了。

有一些不想要走的人,麵對大勢已去的局麵,也不得不想辦法自謀出路了。

特彆是在98年的時候,烏蘭克的經濟遭到了經濟危機的衝擊,本來看起來稍稍穩住的經濟,直接調頭往下,隻有堪堪300億美元的程度。

300億美元,還沒有渝州主城區GDP高。

如此情況下,不少人的日子都過不下去,隻能夠去往其他地方找機會。

對於人才這塊,墨塔控股旗下的企業,那自然是來者不拒。

陳懷慶在蓉城航空動力待了不短的時間之後,才是離開。

在蓉城這邊處理了些事情之後,陳懷慶並沒有回渝州,而是去了京城。

來京城,並不是為了其他事情,而是足球主教練的事情。

陳懷慶此時,在體育界擁有著極其大的影響,華甲聯賽可是在陳懷慶的領導下。

華甲聯賽這些年的成績,那根本就不用多說,每場比賽,球場裡麵那都是場場的爆滿。

當然了,場場的爆滿,自然也是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