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經濟年會,劉欣然可謂是出儘了風頭,在演講當中,她將辰星的成功,歸咎於這些年時間以來不斷的在研發上麵的堅持。
辰星的成功,是技術的成功!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無數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可是大多數人,都還是想要賺快錢,不願躬身去真正的做事。
搞研發,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
錢花了不少,可最終還沒有等到產品出來,自己卻出了問題。
此類事情,可出了不少。
人們都習慣於吸取經驗教訓。
經濟年會剛剛落幕,華甲新賽季也正式的開賽。
元宵節過後的第一個周末,就是華甲新賽季第一輪比賽的時間點。
新賽季第一場比賽,會是有一個聯賽開幕式。
辦開幕式對於各家球隊來講,雖然屬於一個宣傳的機會,但是要說有多大的宣傳效果,還真的不好說。
畢竟對於球隊來講,成績才是一切。
隻要球隊成績好,那麼自然就是能夠受到更加好的關注度。
而成績不好,那麼受到的關注度,自然也就不怎麼的。
球隊成績又是關乎著球隊收入的大事。
本賽季球隊成績好,那麼在廣告招商上麵,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最為重要的一點,廣告費也是會大漲。
球衣廣告可是各支球隊極其重要的收入。
華甲的球隊,現在都是公司製的。
有些球隊,股東就隻有一家,可大多數球隊,股東可有好幾家。
所以,股東想要免費用球衣廣告位,那根本就不可能的事。
每年華甲聯賽公司都會對各家球隊的收入和開銷情況進行審核,這決定了,各家球隊在下一個賽季,到底能夠花多少錢的問題。
財政平衡製度在華甲各支球隊都還是得到了嚴格的執行,有了這個製度在,防止了一些投資人,想要利用球隊快速的出風頭。
華國人太聰明,也太現實。
球隊在不少人看來,就是可利用的工具。
有的人會好好保養工具,可不少人的心態就是,用壞了就直接換其他工具就好。
如此現實的心態下,球隊能夠發展得如何,根本就不用多說了。
華甲聯賽公司有規定,開幕式的花費,球隊自身的花銷不能夠超過兩百萬。
也是對某些人想要借助開幕式來展現財力這點,是開了口子的。
如果開幕式有讚助商進行讚助,那麼就隨便了。
這讚助商到底是誰,根本就不用多說,就左手倒右手的事。
實際上,對於聯賽的開幕式,還真的有不少的品牌感興趣,也願意來讚助這隻有短短不到半個小時的開幕式。
要不是聯賽公司對開幕式時間有規定,某些人恨不得整上一兩個小時。
畢竟華甲開幕式在關注度上麵,相當的高。
或者應該說,是華甲的關注度特彆高。
職業化足球在最開始的時候,就給建立了起來。
這一點,陳懷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特彆的大。
陳懷慶雖然沒有直接投資球隊,可是他管著華甲聯賽公司。
也因為有陳懷慶在,華甲聯賽公司才是能夠建起來。
現在華甲聯賽公司每年可以有著十數億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