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燃氣輪機(2 / 2)

重生80年代 初雨彩虹 5335 字 10個月前

將飛機發動機給裝到坦克上麵……

前聯盟的T-80主戰坦克就是第一型使用燃氣輪機作為動力的量產坦克。

從1976年開始列裝並批量生產,總共生產了7500餘輛。

作為拿國民生產總值15%來做國防預算的軍事強國,一點都不要去懷疑人家在裝備技術路線選擇上麵的眼光。

聯邦的第三代主戰坦克M1也是采用AGT1500燃氣輪機作為動力。

兩大軍事強國共同的選擇,不敢說百分百的對,但是在現今來講,燃氣輪機作為坦克的動力源,無疑是大有搞頭的。

燃氣輪機作為動力源相比起柴油機來講,自然是優點很多,比如說在冬天的時候,可以直接啟動,不像是柴油機還得要預熱一番才行。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燃氣輪機的油耗相比起柴油機來講要高出40%。

油耗增加不僅僅是多燒錢的問題。

軍用裝備從來都不講究錢的事,追求的是性能。

油耗增加最為讓人無奈的是對後勤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北俄在1996年初的時候,有著5000多輛T-80坦克,但是到了現在,很多都退出了現役。

沒辦法,實在是供不起。

墨塔動力是拿到了T-80發動機GTD-1000T燃氣輪機的設計圖紙,甚至還直接有這款發動機的設計師過來。

GTD-1000T燃氣輪機在故障率上麵要比聯邦的AGT1500燃氣輪機高出很多,但是其改進潛力還是相當強的。

雖然拿到了GTD-1000T的圖紙,又是有這款發動機的設計師,但是墨塔動力並沒有說就對這款發動機進行單純的仿照。

而是對其進行了一番研究之後,立項了一個研發坦克燃氣輪機的項目。

隻是將GTD-1000T的技術作為一個參考。

墨塔動力在1995年的時候,拿出來了專門作為坦克動力的MRQ燃氣輪機原型機。

有了原型機之後,就是進行各種測試和改進。

1997年的時候,MRQ燃氣輪機開始搭載到坦克上麵進行測試。

相比起靜地測試,在坦克上麵,又是發現了不少的問題。

沒有說的,繼續的改進和完善。

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下,到了現在,MRQ燃氣輪機的故障率已經降低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

並且,MRQ燃氣輪機的全壽命達到了1200小時,大修間隔時間300小時,最大輸出1320馬力。

墨塔動力能夠搞定MRQ燃氣輪機,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墨塔動力有著極其高的技術造詣。

在2003年的時候,搭載MRQ燃氣輪機的開拓者坦克正式定型。

開拓者坦克戰鬥全重為48噸,公路最大時速72公裡,越野時速48公裡。

相比起玄武岩坦克來講,開拓者坦克無疑在數據上麵要稍稍差了點。

開拓者坦克這個項目對於墨石軍工來講,屬於說勉強保本的一個項目。

開拓者坦克總共拿到了40輛的訂單,然後就沒有訂單了。

甚至可以說,這40輛訂單,都是因為不想要墨石軍工虧得太慘才給的。

開拓者坦克日常使用的成本有著些太高了,對於華國來講,大規模裝備根本就不現實。

至於說外銷?

燃氣輪機坦克在使用過程當中,後勤保障要求太高了。

這裡不僅僅是指油料的保障,還包括技術保障。

300小時就要大修,就這燃氣輪機發動機大修這個事情吧,就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搞定的。

還是柴油發動機坦克好,技術特彆的成熟,除了日常保養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幾百個小時要大修的說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