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有四象科技,至於說係統開發,也是有專門的團隊來進行。
墨石軍工的裝備,控製係統全部都是自己的團隊來進行研發的。
國內在係統開發人才上麵,一直都不缺。
格尼賽思這麼多年時間,為國內培養了大批的係統開發人員。
每年格尼賽思都會從學校招相當多的人進公司,不斷有新員工被招入,自然就有很多的員工離職。
國內不少互聯網公司的高層,都有在格尼賽思工作的經曆。
陳懷慶在墨石軍工待了不短的時間,現在的裝備,紛紛的開始電子化。
從發動機到各種輔助係統,要是沒有芯片和係統,整個就一廢鐵。
“考慮到以後可能會遭受到EMP武器的攻擊,癱瘓電子係統,所以我們自用版的裝備,還專門的設計了機械係統。即使電子係統不能夠使用,裝備也能夠繼續運行。”
沒有了電子係統的輔助,肯定在戰鬥力上麵大打折扣。
這一點,隻能夠靠對士兵的嚴格訓練來彌補。
當然了,對於外貿版的話,就不講究了。
整個設計思路,和民用產品的思路一樣的,就是越傻瓜式操作越好。
畢竟,會購買墨石軍工產品的國家,一般也不會麵臨EMP武器的打擊。
都屬於菜雞互啄,純看裝備能不能碾壓。
陳懷慶這段時間裡麵,一直都是待在渝州。
世界經濟形勢不好,對於陳懷慶來講,也就那樣。
笑看風雲起!
陳懷慶還去墨塔動力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了。
看名字的話,好似是墨塔控股旗下墨塔動力下屬子公司。
實際上,航天發動機這邊,是米拓投資作為大股東。
這邊的股份構成挺是複雜的。
主要研發生產大推力火箭發動機,以及導彈發動機。
導彈的發動機彆看是一次性的,但是在技術要求上麵,也相當的高。
陳懷慶主要來看逐天火箭發動機的,這是現階段華國最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達到178噸。
和全球最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RD-171係列還有著巨大的差距,但是對於華國來講,逐天火箭發動機已經足夠滿足我們的外太空探索任務。
一步一步的走,沒有必要說一下子就吃成一個胖子。
除了逐天火箭發動機之外,還有更大推力級彆的火箭發動機在進行研發。
RD-171火箭發動機的最大推力達到了846噸,這屬於前聯盟的航天工業成就。
前聯盟在民用工業上麵很差勁,但是在這類軍工上麵,還是相當強大的。
前聯盟為什麼不同時發展民用工業呢?
大概率的,因為人口的原因。
前聯盟人口最多的時候,才是2.8億人。
除去老人和小孩,勞動力人口,也就一億多人。
其中還得要有農業人口,以及其他行業的人口。
能夠從事工業的人口數量,就不多了。
從原材料的開采到運輸,再是到工廠內進行加工成基礎工業材料,送到製造工廠。
整個工業產業鏈下來,需要多少工人、工程師、技術研發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還有後勤人員。
華國有著九億的勞動力人口,都還覺得人有著些不夠呢!
當年的工業自動化水平不高,產業線上麵,對工人數量的需求,可比現在要高。
前聯盟不是不想搞民用工業,而是不能。
真的當人家傻啊?
明明知道自己短板,就不想辦法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