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民用芯片,可能會出現BUG之類的情況,工業芯片更加的講究穩定性。
以及在惡劣環境下的使用。
四象科技最好的工業芯片,是給墨塔機床進行研發的機床控製芯片。
一切都是在電子化!
陳懷慶先去研發部門轉悠了一番,對於芯片技術什麼的,陳懷慶自然是不懂的。
但是他還是很耐心的聽著技術人員在技術上麵的介紹。
最新一代的芯片,已經是八核芯片了!
玄武Torto處理器是四象科技旗下的一個芯片處理器型號,專門為PC端進行開發的。
從幾年前的110納米製程工藝的雙核處理器,到現在製程工藝提升到了28納米。
28納米是一個很是重要的節點。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麵,28納米芯片製程工藝能夠滿足大部分的芯片製造需要。
比如說最先進的軍用芯片。
對於墨塔半導體來講,28納米的量產,自然不會是極限。實際上,14納米工藝的研究,已經在進行。
墨塔微電在EUV光刻機上麵,做出了樣機出來,但是想要正式的大規模量產,實際上最少還得要數年的時間。
在EUV光刻機進展得艱難,但是在傳統的沉浸式步進掃描投影光刻機上麵,依舊在不斷的推進當中,滿足墨塔半導體的需要。
看過四象科技和墨塔微電之後,陳懷慶回了四合院。
坐在院子的樹蔭下,手裡麵拿著一個本子,就著微風,倒是還算好。
信息化產業對於某國的重要性,陳懷慶自然是很清楚的。
看其現在最知名的那些企業,全部都是和這個相關的。
陳懷慶低聲喃語:“船大不好調頭。即使太平洋對岸想要做點什麼,也是需要數年時間來進行準備。怒而興師,非智者所為。”
一直以來,陳懷慶都覺得太平洋對岸在一些事情上麵沒有很好的延續性。
的確如此!
但是,在有的事情上麵,人家的確在一步步的走。
人家有聰明人嗎?
肯定是有的。
那些智囊團成員,哪一個不是頂個的聰明。
但是,沒有用。
謀士的分析,製定的戰略都超級好。
可是不被采納,那也沒有辦法。
在華國曆史上麵,坐擁最頂級的謀士,可依舊一敗塗地的人,可不少。
謀士的確很重要,可要是覺得靠著一名謀士就能夠成就大業,那顯然在吹牛。
張良和劉伯溫被抬得有點過高了。
合上本子,接下來要戰鬥了。
至於說做好準備再戰鬥?
準備這東西,永遠都是準備不好的。
狹路相逢勇者勝,得要敢於亮劍,並且衝鋒!
半導體行業的競爭,現在還隻是停留在企業層麵上的正常競爭。
陳懷慶能夠感覺到,這種情況,應該持續不了多長時間,一旦Itel露出頹勢,那麼必然會有強大的力量下場來拉偏架。
聽說Itel現在,研發部門也是經常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