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每個人每個月需要上交的份額可如果換算成錢,那可不是個小數目。
一百克小麥(脫殼)市場價八十星幣,一個月五十斤(兩萬五千克)那就是足足兩萬星幣。
三個人那就是六萬星幣,哪怕去批發市場買,最多也就便宜一兩千,左右不過還是接近五六萬。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自己買了種子來種,最多也就花幾百星幣的種子錢,甚至每三個月還能多收獲十斤小麥(脫殼),這裡就相當於白賺了四千星幣。
畢竟每個月的營養劑都是免費提供的,隻要你完成了當月份額,就可以直接領取。
簡單來說就是包吃包住,月薪兩萬多的工作……隻不過這裡的‘薪’都被上交去還債了。
這一回的張華態度仍舊十分堅決,說不去就不去。
父子倆拿她沒有辦法。
再加上這是為數不多的,一家三口可以聚在一起的日子,所以他們也不想為了這些事情而浪費在一起的相處的時間,於是他們坐在一起閒聊了這段時間所發生的故事。
唐淩說的無非就是他和唐生在城中做生意時所發生的事情。
一開始,他們倆進城隻是想找點工作賺錢,畢竟田地有張華看著,他們不用擔心。
他們進城後每個月賺的錢屬於額外的,那自然是能多賺一些就多賺一些。
結果在彆人手底下做了一段時間的活兒後,他們倆攢了些錢,於是便辭職準備自己出去開店。
他們現在開了一家食物店,有普通的糧食,也有蔬菜水果。
隻不過主要還是以糧食為主,蔬菜水果隻有少量。
至於貨源,那自然是他們自個兒跑去其他種植區挨家挨戶收來的。
雖然麻煩了一些,但也就一開始麻煩。
等時間長了以後,那些種植區居民也就眼熟他們了,現在那些人隻要一有收獲,便會找機會帶到他們店鋪中去賣。
因為他們家的收購價是最高的,並且也是最實誠的。
其他賣食物的店鋪也收糧食,也收蔬菜水果,但那些人看不起種植區的人,出價吝嗇不說,還總是雞蛋裡挑骨頭。
一會兒說麥子脫殼沒乾淨,一會兒又說輻射高了不好賣……總的來說就是為了壓收購價。
一開始大家被這麼欺負那肯定是不想賣的,但誰讓天下烏鴉一般黑,城裡頭的收購站都是一路貨色。
挑七嫌八都算好了,那種砍半價收的更過分。
明明一斤小麥市場價四百星幣,可他們居然隻花兩百星幣來收,甚至還要把斤兩往少了算。
大家固然生氣,但也無可奈何,除非他們不想賣東西了,不然隻能認命。
之後便是唐家父子自己也開了一家食物店,挨家挨戶的上門收作物。
到了後來,大家發現他們家不壓價,不挑刺兒,算錢時也不少算斤兩,自然也就更願意把東西往他這裡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