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有什麼不懂的,我可以問大姐你啊!”布秋看的出,布春很努力,上課一直全神貫注,而布冬卻是小動作不斷,一看就是個坐不住的人。
“好,有什麼不懂你儘管問我。”已經上了二個月的課,布春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
“對了,今天我看見擺在形師傅家賣的發箍,已經缺了好幾種貨,有花形布藝,蝴蝶結和兔耳發箍,家裡還有存貨嗎?”
說到發箍,原本萎靡的布冬立刻滿血複活,張口就道:“有有有,家裡每種還有二十個。”
“那就好,等周六我就把貨送去。”布秋滿意的點了點頭。
“我也去。四姐,你上次不是說想要做新的發箍嗎?到底什麼時候給我們做啊!”聽到要去鎮上,布冬立刻舉手報名。
“等我找到小配件,就做。”布秋已經不滿意純布料的發箍,她想給發箍點綴點東西上去,做出後世那般五彩絢爛的發箍。
可她前段時間一直忙著和段大牛鬥法,所以沒有去找小配件,導致這個計劃擱置到了現在。
如今她回到家裡,也該把新發箍提上日程。
“哦!那。”布冬的話還未說完,屋外又響起“鐺鐺鐺”的打鐵聲,又到了上課的時候。
布春和布冬聞聲,轉身便回到座位。
這節課出乎布秋的意料,居然是自習課,因為現在輪到二年級和四年級上課,所以一,三,五年級都必須安靜的自習,給這兩個年紀騰出空間。
可是,這三個年紀會安靜的自習嗎?顯然不會啊!剛才這三個年紀上課時,這二年級和四年級便嘰嘰喳喳說個沒完,這下,不是輪到另外三個班級報複回來嗎?
布秋沒有理會前頭說的不亦樂乎的同學們,而是把目光放在了二年級的講台上,哪裡站著的,正是剛給她們一年級上了語文課的程老師。不過,這次他給二年紀講的是數學,內容是除法運算。布秋凝神看了一眼,黑板上寫著24除以3,求等於幾。
內容簡單,和後世小學的科目沒法比,不過這個年代的課程確實都比較容易。
可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布秋發現程知青足足問了三個人,才被一個同學給答對了。
布秋捂臉,側頭又看向隔了兩個班的四年級,這邊上的是語文課,講的是一首詩,北宋蘇軾,內容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上輩子布秋雖然沒有小學畢業,可她兒子女兒是上了小學的。無聊時,她就愛翻自己女兒的書看,從小學到初中,她每一冊都看了。當時不為彆的,就為了趁著女兒讀書,她也跟著學習,不懂可以問女兒,這樣既能觸動女兒的學習熱頭,又能幫自己掃掃盲,所以便一直堅持了下來。
所以真正細究起來,布秋現在的知識麵,應該是初中的水準了,而不是小學的程度。
一下午就在噪音中渡過,回到家後,布秋掏出本子,三下五除二便搞定了所有的科目。布冬看見了,雙目瞪圓,嘴巴也是張的老大,看了布秋好半天,愣是啥話也沒說出口。
晚飯四菜一湯,炒野菜,炒臘肉,炒雞蛋,醃蘿卜,白菜湯。
這樣的菜色可是比去年她們家好了太多,布二強也坐在了主位,一會瞧瞧這個,一會瞧瞧那個,然後又自顧自的點了點頭,露出一個笑容。
布冬被布二強看的渾身發毛,脫口而出道:“爸,你看
啥呢,怪嚇人的。”
“我們家好久沒這麼整齊了,等你二哥回來,咱們家就是大團圓,跟過年一樣。”布二強放下筷子,笑咪咪道。
“二哥啥時候回來呢!”還彆說,兩個月未見,布冬居然還挺想自己那個讓人討厭的二哥。
“這個周末就會回來一趟,到時候,咱們家就吃頓好的,爸就出門給你們掙錢花。”布二強雖然臉色激動,可眼神還是忐忑。
布秋瞧見了,除了歎息,也幫不了他,萬事開頭難,隻要他踏出了第一步,後麵就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