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母的心思倒不至於這麼惡毒,但她的目的也的確不單純。
一如他們回來後擔心的那樣,發生在食品廠的鬨劇一夜之間就傳遍周邊,彆說是從食品廠傳到紡織廠,就是周圍其他幾個廠子也傳遍了,算起來幾乎有小半個城。
這才算是丟大人,丟大了臉。
樂父樂母得知後內心惶惶,終於才知道怕,卻已經晚了。
當時他們憑著一腔怒火以及占便宜的心態,慫恿人大鬨食品廠,現在清醒過來倒是後悔後怕不已。
你說他們圖啥?白折騰了一場,沒達到目的不說,還把人得罪了。
什麼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什麼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說的就是現在的他們。
可惜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後悔都沒用,隻能儘量挽回。
至於怎麼個挽回法……
樂母想了想。
目前食品廠那邊沒有多跟樂家人計較的意思,但是打從事情傳開後,來自周圍鄰居同事們的閒言碎語和避嫌的態度就夠讓他們糟心的。
所以現在食品廠那邊可以暫時先不管,隻需要壓下那些對樂家不利的流言蜚語就好了。
而能達到這樣效果的,就是他們樂家出一件比較光榮的事來,最好能有錦旗的那種。
樂母就此和樂父躲在屋裡嘀嘀咕咕大半夜,第二天一早爬起來跑去知青辦給樂瑤填了表報了名,然後作為積極響應組織號召的先進家庭,還真被她死皮賴臉要回來了一麵錦旗。
錦旗一出,整棟樓或者整個紡織廠家屬院都被震動。
大家一方麵是為樂家夫妻的狠心,居然當真能做得出讓小女兒替大兒子下鄉去吃苦受罪;另一方麵也為他們的無恥,用小女兒填補知青名額後,竟然還利用這件事洗白他們之前的荒唐事,太不要臉了。
但不要臉歸不要臉,效果卻是最顯著的。
單單是看在代表著組織榮光的錦旗的份上,那些笑話他們的人大都不敢在明麵上碎嘴了,最多在私底下嘀咕幾句,影響不了什麼。
於是一場輿論風波還沒徹底吹起來,很快又銷聲匿跡了下去。
以上,才是樂母迫不及待地提前送樂瑤下鄉的真正目的,說白了就是推出她來頂鍋,順便一舉兩得。
至於當事人的意見如何,樂母根本不在意。
樂父隻有沉默的份,算是默認。
樂軍作為受益者,對此也不會多說什麼。
可這樣一來,樂瑤的計劃就被打亂了。
因為名字一旦報上,她除了到時候按照規定老實下鄉外,基本沒有第二個可能。
所以當樂瑤突然從樂母那裡知道這件事後才大為光火,氣的直接在飯桌上質問道:“你們怎麼都不跟我說一聲的?我馬上就能找到工作留城了,媽你這樣做不是搗亂嗎!”
她自己考慮下鄉是一回事,被人逼迫著不得不下鄉又是另一回事,樂母這麼自作主張,明顯是觸碰到了她的底線。
可樂母一臉不以為意,說:“這是大人做的決定,小孩子家家的管那麼多做什麼,老實聽安排就是了。”
樂父樂軍眼睛一亮,立馬問樂瑤是不是又找到什麼工作機會了,給他們說說看,可以的話,還是讓家裡人出麵比最妥當。
彆又跟上一次一樣,好機會還沒落到手就被彆人搶走。
樂母聽了後頓時也很期待,“沒想到你這丫頭本事還不小,好機會都讓你碰著了,趕快講講,你哥的工作還沒個著落呢。”
聽她話裡那意思,如果樂瑤真又找到了什麼工作機會,肯定要先讓給樂軍。
關鍵是樂父、樂軍還一臉理所當然、沒什麼奇怪的模樣。
樂瑤簡直都快氣笑了。
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麼無恥的。
“沒有!”
有也不會跟他們說。
“沒有你吼個屁啊。”樂母失望地嘁了一聲,開始跟樂瑤算剛才對他們大小聲的賬。
樂瑤打斷她的逼逼賴賴:“但我早晚會找到的,你們就非得讓我下鄉當知青?大哥他為什麼不去?名額不是他的嗎?!”
樂母不耐煩:“你怎麼能跟你哥比?誰讓你不是個帶把的!一個賠錢貨,家裡養你這麼大不錯了,現在正是你回報的時候,彆怨也彆恨,老老實實下鄉,我還能臨走給你置辦點東西帶上,不然毛都沒有。”
樂軍聽到這裡低下頭,訕訕地摸了摸鼻子,卻也沒出聲反駁。
反正他們家總要出個人下鄉的,不是他就是妹妹。
父母不願意他去,他自己也不想去,那隻能委屈妹妹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樂父深深歎氣,無奈地開口勸:“都彆吵了,都彆吵了,孩兒他媽你那張嘴呀,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你,還有小瑤,你也知道你媽刀子嘴豆腐心,話趕話上來了什麼都說的出口,你聽聽就算了,彆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