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隻是小事,兒子,你說我接下來是不是再拍點什麼東西?”
“老爸,你現在還是繼續拍綜藝節目吧,你現在水平不夠。”
“《親愛的客棧》這麼成功,還不夠嗎?”
周歲翻著白眼,拍攝一個成功的綜藝節目,不代表能夠拍攝一個成功的電視劇或者電影。
兩者甚至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綜藝節目更多的是嘉賓的發揮,以及節目本身的設置,導演的作用並不多。
而電影,導演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甚至可以這麼說,一部戲成功與否,導演起到大部分作用。
另外一點,現在周康年和周歲的人脈,可以說是一點都沒有。
即便他們現在打算拍攝一部電影,誰來投資?
周康年和周歲的錢加起來有一千多萬,難道把這一千多萬全砸進去?
這麼做是非常冒險的舉動,周歲即便是知道這部戲能夠成功,也不會這麼做。
電影的資金回籠,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如果中途有其他方麵需要用到錢怎麼辦?
即便是電影拍出來了,誰來發行也是問題。
現實可不是,裡可以隨便的自己發行。
可是現實中,發行方也非常的重要。
發行方就是負責聯絡院線以及宣發工作,比如說在哪個院線上映,和院線的分成比例,以及進行的廣告宣傳費用,都是發行方出。
製作方與發行方有很多種合作方式。
一種就是分成,就是和製片方以及出品方約定一個分成比例,一般都在10%左右。
還有一種是保底分成,比如說一部電影保底價格是5億,如果票房沒達到5億,那麼發行方也要按照5億票房來分給製片方與出品方,如果超過5億,那麼發行方將會獲得超高的票房分成。
還有一種更為極端,就是對賭票房,比如說發行方以10億的票房為基礎,直接買斷了影片,在10億以內的票房全歸製片方與出品方,和發行方沒有一毛錢關係,超過10億全部屬於發行方所有。
這種對賭票房屬於大導演的專利,其他人也沒有發行方敢玩這種對賭分成。
當然了,一部10億票房的電影,院線要分走50%左右。
然後剩下的50%才是出品方、製片方和發行方分的錢。
對了,還有3%的電影專項基金,5%的稅。
也就是說,實際上這出品方、製作方和發行方,所能拿到的錢隻有票房的42%左右。
所以,一部製作成本加上發行成本1億的電影,需要25億的票房,才開始真正的盈利。
當然了,這裡說的都是正常情況。
任何一方強勢,都會影響票房分成。
一個小電影公司出品與製作的電影,發行方和院線會竭力的索取分成比例。
如果是周康年這樣沒有任何名氣,又沒有任何作品的小導演,他拍出來的電影,能不能上的了院線都是問題。
而因為處於弱勢的一方,很可能需要製作成本數倍的票房,才有可能盈利。
不是如中那種,甩給誰誰一個劇本,對方就要跪舔。
一個好的劇本,如果沒有一個掌控力的導演,那麼拍出來的也可能是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