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位麵
自從天幕左下角多了一個可以看題目的方框後,趙匡胤已經不需要書法家在旁邊翻譯了,他自己就能輕而易舉就看懂上麵的題目。
趙匡胤吩咐道:“此法甚妙,將題目都抄寫下來,兩種字體都要。”
雖然答題的時候有念題目的,但終究不如自己看題來的方便、快捷,卷子上的文字遲早都是要學會精通的,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可不能錯過。
趙匡胤一邊看簡體字,有不認識的就去看下麵的宋楷,一時間還真學到了不少新字。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好詞!”宋匡胤讚道,“也不知道這詞是何人所作?”
趙匡胤發現滿朝諸公都不說話,眉頭微蹙,“怎麼都不說話?”
昨日考試回來他召見了朝中幾位相公和趙光義、趙光美兩個弟弟,撤掉了趙光義開封府尹的之職,趙光義雖然沒說什麼,但背地裡是有小動作的。
加上朝中有不少趙光義的人,趙匡胤對其不是很放心,如今見眾人都不開口,趙匡胤下意識地懷疑和趙光義有關。
為首的諸公相視一眼,把薛居正推了出去回話。
反正官家一向敬重這老頭,這話讓對方說更適合不過了。
“稟官家,臣等方才見到明清的人在題上答了宋代,辛棄疾。”一開始他們看的是清代的文人,畢竟清朝最晚,而且最好認,見到他們填宋代後才轉去看其他人。
發現
答案都是宋代辛棄疾,那肯定就錯不了,而且“可憐()”一句道儘了詞人什麼的英雄之悲那裡寫的是懷才不遇、報國無門。
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了場上唯三的女子,其中一個是他們大宋的。
對方叫李清照。
那首《夏日絕句》正是對方所作,而這首詩據說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懷古詩。
趙匡胤聞言,立即將目光轉向考場中唯三的女子身上,迅速鎖定了李清照。
對方居然在寫文章。
題目——我的世界因戰亂而精彩
通篇都在諷刺大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從靖康變寫到南宋龜縮於一地,不願北伐,道儘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再次如魏晉南北朝一般衣冠南渡。
趙匡胤怒氣值不斷上漲,看到最後更是嘔出一口老血。
諸公見狀連忙去扶,並召喚來太醫為其診脈。
……
明清位麵
識字的人發現考的大多是唐詩宋詞後,一股腦湧進了書局裡搶購唐詩宋詞,尤其是李杜一人的詩集都被賣斷貨了。
朱元璋臉黑了,史他都還沒學會,又來了一個詩,他要學到什麼時候去。
乾隆大為可惜:這題簡單啊,若是讓我去答就好了。?()?[()”好多題目都是送分題呢。
模擬考場
曹植默默舉手,“老師。”
“這位考生,有什麼問題嗎?”
“這首《七步詩》,上麵寫的是曹植所作,可我沒做過這首詩啊。”他要是寫這詩,那小心眼的兄長還不得更過分的迫害他?
顧青嵐沉默了一瞬,“曹植同學,詩是不是你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按照要求答題。”
曹植:“???”
顧青嵐:“曹植同學難道覺得這首詩寫得不好?”
“那倒不是,就是……”它真的不是我寫的啊!!為什麼要我寫該詩反應了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啊?
一旁的曹操聞言,側頭看了小兒子一眼,什麼《七步詩》?
翻了翻考卷,曹操發現自己落後太多,他們都寫到第一頁了,自己還在糾結《觀滄海》是什麼時候寫的,表達了自己什麼的思想感情。
倒不是懷疑不是自己寫的,這詩的風格和他很像,肯定是出自他之手,而且還是寫於未來。
因為目前的他可沒去過碣石山。
不行,得趕緊寫完這幾題趕上進度。
這詩一看就是他心情好的時候寫的,“幸甚至哉,歌以詠誌”他當時一定是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比如打了勝仗,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嗯!就這麼寫!相信自己。
**
杜甫寫完《春望》後,心情都舒暢了不少,做完第一頁的題目後,在第一頁看到了自己前不久寫的《石壕吏》。
啊這……
杜甫握筆的手緊了緊,眸中有淚光閃過,上天也太眷顧他了,出的題目竟然都是
() 他的新作。()
他不能辜負這份眷顧。
?想看迴夢逐光的《直播考試,從開國皇帝開始》嗎?請記住[]的域名[(()
於是杜甫在卷子上寫下: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曆經新安、石壕、潼關,夜宿曉行,風塵仆仆,趕往華州任所。
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於是寫下了這首《石壕吏》,對深受戰亂之苦的黎民百姓深表同情。
……
本以為隻用寫幾道題,就可以去寫文章,輕輕鬆鬆考及格,但……哪有什麼輕輕鬆鬆,剛看題目就花了不少時間,還要各種分析、賞析、翻譯,甚至有的還要寫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從此再也不想寫詩的啟發算嗎?
沒想到這還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默寫。
學而不思則,_________________。
看著很簡單,但一旦遇到給後麵一句,讓寫前一句時,就會發現是個坑。
雖然他們不少人都愛用倒背如流來形容自己熟讀書籍,可…誰會去真的倒背啊?!
崩潰jpg。
蘇轍盯著卷子上那半句“今夕是何年”麵露痛苦,他也不想寫,但這詞後麵寫的是——蘇軾《水調歌頭》。
兄長到底什麼時候寫的這首詞?
收到過蘇軾好多詞作的蘇轍絞儘腦汁回想前半句。
就連蘇軾都蒙圈了,____,寂寞沙洲冷。前麵是什麼?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他在那裡的時候寫過什麼詞來著?
寫過上千首詩詞的蘇軾望著卷子上詞牌名發呆,要不還是放棄吧,可是自己寫的都寫不出來,會不會太丟人了?
不如現作一首吧,這樣就算填錯了也不能說他寫的是錯的,頂多就是寫的詞太多了記混了而已。
寫到這裡,在場的文人們終於知道必背古詩詞是什麼意思了,不光要背,還要倒背如流,才能看到後一句想到第一句。
寫的時候一時爽,回憶起來痛!痛!痛!
怎麼還有人背《出師表》啊,那不是諸葛亮寫給劉禪的嗎,最重要的這不是詩啊!
親小人,遠賢臣,後麵是什麼?
唉,剛才那個身著布衣,頭戴綸巾,手持羽扇的不會就是諸葛孔明吧?!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