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窗前挑燈繡花袋喲喂~
雨不澆花來花不開喲~
馬桑樹兒搭燈台喲喂~”
歡快的湘西山歌,伴隨著拖拉機“突突突”的發動機聲,兩個本不協調的聲音,在這青山綠水之間,編織成一篇彆具風味的樂章!
周正斜靠在拖拉機翻鬥上,懶洋洋地迎著山裡的清風掀了掀草帽。
他望著另一端把著拖拉機鬥沿,毫不在意世俗眼光、放飛自我的柳妍妍。
周正已經記不清多久,沒有親近過大自然了。
遠離世俗喧囂,告彆鋼筋水泥,舍棄燈紅酒綠,其實,也挺好的。
通過剛才一路上的詢問,周正也逐漸了解了一些關於報歲蘭澗的情況。
他用八個字總結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那地方確實不是什麼觀光景點,而是植被茂密的荒山野嶺中的一處不起眼山澗。
茅山支脈綿延至此,略顯支離破碎,怪石嶙峋,時有斷崖。
山澗之中生長著成片的野生墨蘭花,墨蘭彆稱報歲蘭,山澗也因此得名。
報歲蘭的花語是青春長存和寧靜致遠,同時也代表著孤獨、寂寞、高雅,常用於送給長輩或老師,代表了“報答養歲之恩”,是傳統孝道的體現。
而且從大叔的話裡,周正和柳妍妍聽出了這地方鮮有人知並且人跡罕至的另一個原因——
不吉利!
從戰亂年代,直到早些年治安差的時候,報歲蘭澗附近都一直是亂葬之地。
尤其八十年代,這裡修建過法場,全縣處決掉的那些流浪無根的棄兒罪犯,也都埋在這周邊的荒郊野嶺了。
……
“大叔,下石場村去年還在鎮上組織過一場道學交流會啊?”
周正聽說報歲蘭澗的過往秘事之後,剛才好奇地用手機搜了搜關於下石場村的信息。
這一搜索就看到了大數據推送的被搜索最多的那條新聞。
因茅山而聞名的全國道教名縣蒼榮縣,也因此授予下石場村2014年度宗教融合發展工作先進典型示範村。
“嗯,下石場村陳老主任以前當過幾年茅山道士。他和他的老父親,以及失蹤的哥哥,父子三人都做過道士。”
對普通人來說或許是無關痛癢的消息,但落在周正和柳妍妍耳朵裡,卻不亞於驚雷!
二人互相使了個眼色,便立刻意會。
“那他們家還挺光榮的,大叔。以前那個年代當道士就為了去山上刨口食,現在生活好了,他們三人也都入世了吧?”
“啥入世?我沒聽懂。”
“她的意思是說,老主任家裡三人已經不當道士了吧?”
大叔點點頭,“早不當了,都好多年前的事了。我也不是一個村的,你們有興趣的話,等到了村裡,可以登門拜訪一下。”
周正想了想,還是問出了另一個他所關心的重要問題。
“大叔,陳老主任家裡這三人,都是茅山道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