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數學學報》?不會吧?(1 / 2)

王浩的微薄粉絲數量很少,但發表出來還是有人看到的。

好多人仔細看了以後,馬上就進行了點讚、轉發、評論。

網站的算法決定,超高的點讚率、轉發率、評論率的微薄,就會帶來更多的流量,而且是呈現指數型爆發增長的。

五分鐘,幾十個,十幾個點讚,幾個轉發,兩條評論。

後來迅速增加。

十分鐘,幾千,幾十個點讚,十幾個轉發,十幾條評論。

二十分鐘,幾萬,幾百點讚,上百個轉發,過百條評論。

僅僅一個小時後,微博的數量就超過了五十萬,轉發數量超過了一千,評論也超過了一千。

好多看到消息的人,關注到發微博的賬號信息,聯係轉發的文章內容,頓時都感到不可思議。

當網絡上出現類似曝光事件的時候,高校一般都是藏著掖著,就算是對外輿論公關,也隻是說會進行調查,往往再拖上很長時間,才會發布調查、處理結果的信息。

當事人,是很少能看到的,隻能等記者後續做采訪。

現在倒好。

西海大學特聘事件,發表七篇論文的當事人,直接站出來了,不是做什麼澄清,或者對論文、聘任進行解釋,而是說‘不是七篇,是十篇?’

當事人站出來火上澆油啊!

七篇,還不夠?

十篇?

好多關注事件的網友都驚住了,他們想象中的後續是,西海大學對事件進行調查,然後對‘刷論文’的當事人,進行快速解聘處理,並到媒體上回應,學校聘任過程存在問題、監管不力之類。

總之,當事人肯定不敢出麵,也一定會被大學解聘。

現在當事人不止是出麵了,還火上澆油的說,‘不是七篇,是十篇?’

一些跟風評論的網絡大v,都有種被直接任臉上的感覺,一時間不知道該說點什麼了。

這個,怎麼說?

怎麼評論?

疑似當事人站出來說話了,不僅僅是說話了,還滿不在乎、有恃無恐、火上澆油,“你們說少了,是十篇!”

“來啊?繼續啊?”

哪有這麼囂張的學術刷子?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有人也當即回噴,“背景硬是吧?不怕查是吧?還十篇?更有問題了!”

“這件事一定要嚴查到底!”

一些媒體新聞號就沒那麼多想法了,他們當即進行了轉發,並加上了一句,“#西海論文事件疑似當事人回應#不是七篇,是十篇!”

有些剛看到新聞的網友,關注了一下全部過程後,都懷疑是看到了假新聞,也懷疑‘所謂當事人’,根本就不是當事人。

當事人,哪有這樣回應的?

假的吧!

這不是在做回應,完全就是有恃無恐、火上澆油,也太囂張了吧?

……

有些陰暗的書房,隻有電腦屏幕閃著光。

廖振宇坐在電腦桌前,眼中帶著興奮的光,他就是《破除唯論文主義大環境下,有高校頂峰作桉的作者。

作為發起新聞的作者,他當然會隨時關注進展情況。

其他人看到‘疑似當事人火上澆油’的回複,要麼就是無腦的罵回去,要麼懷疑當事人是假的,要麼就是仔細想一下,是不是弄錯了什麼?

對方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廖振宇不一樣。

他首先想到的是流量,當事人‘回任’式的回應,肯定會帶來更大的流量。

廖振宇頓時變得精神振奮,仔細思考了一下,馬上發了一個微博,“#西海論文事件疑似當事人回應#麵對群情激奮的輿情,當事人竟然有恃無恐,還火上澆油。

‘七篇?不,是十篇!’

一個半月,寫出十篇論文,這是多麼荒謬的事情,或許他自己都信了,自己還為之感到得意。

我們無法了解這種人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但我們必須站在廣大科研工作者的立場,堅決抵製這種‘學術刷子’,這種依靠‘刷論文’上位的學術毒瘤。

如果這種人能夠青雲直上,是對廣大科研工作者們最大的侮辱!”

下麵還有個配圖,是一個古代官員站在衣衫襤褸的貧民麵前,滿臉高傲的喊了一句,“你們這些賤民還敢反抗?”

配圖,才是火上澆油。

廖振宇頓時又感覺自己偉大了,他是站在廣大科研工作者的一方,為廣大科研工作者發聲。

然後,他就關注起了數據。

新發的微薄,數據短時間愛呈現指數級的暴漲,大量的點讚、評論、轉發,帶來了更加巨大的流量。

他喜滋滋的做著計算,“這個流量,也許能衝上熱搜前十吧?”

“這一波,收入能過兩百萬!最低兩百萬,後續還會有更多的收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