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先談教學,再談工作(1 / 2)

東港大學的教職工群體中,王浩獲得stacs最佳論文獎的消息,都已經發酵了有一周時間了。

好多教職工知道的比新聞早的多,消息源頭就是從琺國回來的沙勉之教授。

當然也少不了,沙勉之看好的博士生徐傑。

徐傑是真心崇拜王浩。

同樣的年紀,王浩能登上國際學術會議舞台,當場指出計算機學界頂尖人士的報告錯誤,還能夠發表令一眾頂尖學者驚訝的成果報告,而他還隻是個小小的、不為人知的博士生。

徐傑覺得自己應該以王浩為目標,回來以後就和同學、朋友,說起了stacs會議上的事情。

沙勉之比徐傑‘宣傳’的更多。

東港大學信息學院內部,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說起王浩在stacs會議上的表現,說起獲得最佳論文獎的研究,也就是能使計算效率提升的‘大數相乘算法’。

他不是和一個人、在一個辦公室裡說,而且和好多認識的人都說。

一則是,沙勉之確實認可王浩,認為王浩非常的優秀。

王浩能夠取得如此成就,他臉上也能有那麼一點光,‘老師和曾經的學生’,一起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分彆做了各自研究的報告,也許可以成為一段學術佳話。

另外就是,他的論文隻取得了‘第二名’,“真是,隻差一點啊!我和王明坤是奔著最佳去的,結果遇到了王浩,王浩做的是大數相乘算法,而且是創新式的研究,我們隻是完善了io理論,這怎麼比?”

“在王浩做報告之前,連老約瑟夫都說我們肯定能獲獎了。”

“結果……”

類似的一段話被沙勉之反複的說,來證明自己的研究並不差,也是被會議評審組認可的。

沙勉之的宣傳效果很好。

雖然是在假期時間裡,學校還是有很多的教職工。

這段時間是各類科學基金的申請階段,好多講師、副教授、教授,都在做申請基金的準備,一傳十、十傳百就都知道了消息。

王浩的事情本身就具有‘八卦’屬性。

東港大學留校的博士,可以妥妥的打上了東港大學的標簽,結果因為跨院係性質的實驗出錯被學校解聘,隻能遠赴西海大學當個普通講師。

幾個月時間過去,對方發表幾篇核心論文,被官方媒體的報道點名讚揚,還去國家頂尖學術會議拿個最佳回來。

這個最佳還是國內學者從未拿到過的。

如果是放在電視裡,東港大學妥妥是被打臉、被觀眾怒罵的反派。

而他們,就身處反派的大學。

當消息傳的比較廣了以後,好多教職工私下裡討論起王浩的事情,都覺得王浩被解聘很可惜,學校很可能損失了一個頂尖天才。

如果隻是錯過了頂尖的天才,就根本不算什麼了。

東港確實不缺人才。

但是,王浩是不一樣的,本科、碩士、博士都在東港就讀,還成功留校擔任了講師,是一個打上東港大學標簽的學者。

哪怕是在學術、大學圈裡,自己人和外人也是有區彆的。

自己人會對所在大學會有一種歸屬感,哪怕其他大學、企業的誘惑再大,留在大學都會是工作的第一選擇。

外人,不同。

一個應聘進入大學的人,隻是把大學當成工作場所,和普通企業也差不多,外麵更好的機會、更大的誘惑時,就會離開大學去彆地方。

正因為有‘自己人’的屬性,東港的教職工對於王浩是有親近感的,他們私下的討論真是說什麼的都有。

理學院辦公室裡,有個教授大聲對潘衛國說道,“老潘,王浩是你的學生,我就直說吧,當時我聽這事就覺得蹊蹺!”

“一個剛留校的博士,參與項目才三個月,怎麼出問題就是他的責任呢?”

“那個項目就隻有王浩一個數學博士,但也不應該全是他的責任吧?明明是材料實驗室的項目!”

“小聲點,讓人聽到不好——”旁邊一個副教授趕忙去門口看了下。

“聽到又怎麼樣?我怕什麼?我都在大學裡二十年了,開除我?大不了去其他學校,師範大學的周副校長,上次就和我說,想讓我去那邊……”

這些話聽在了潘衛國的耳朵裡,他為自己的學生取得成績而感到欣慰,再想到學校解聘時的態度,心裡就更是非常的不滿。

同時,也聽在了黃益春的耳朵裡。

黃益春參加了學校高層的申報編製會議,正準備來理學院說一下提教授、副教授的名額,讓他們斟酌商量著推薦一下,到門口就聽到了說話聲,還是扯著嗓門說材料實驗室的事情。

那個大嗓門不想聽也要聽,但黃益春一點反應都沒有,隻是站在樓梯口角落,沉了一下決定明天再來,或者讓其他人來問。

黃益春知道扯著嗓門說話的是誰。

候耀輝教授,著名的應用電磁學專家,同時,還是科學院著名物理院士彭進的學生。

惹不起!

黃益春自然知道學校裡,不少教職工都在說著王浩的事情,就連新聞上也有王浩的報道,說他在國際會議上,拿了個最佳論文回來。

同時,還有不少有關‘大數相乘算法’的報道,說王浩研究出‘史上最快速的大數相乘算法’。

這是個人成果,卻影響到了東港大學。

黃益春個人並不牽扯到材料實驗室的事件,知道王浩取得的成果以後,也為當初的決策暗暗後悔,一個數學博士確實不算什麼,但能夠到國際上獲獎的數學博士,重要性就完全不一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