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浩:東港合金實驗室的項目沒什麼意義(1 / 2)

“當專注於某項研究時,講解會提升其他人的靈感獲取,同時,回饋靈感的正確理解和思考……”

“四倍靈感獲取,百分百回饋。”

在得到新能力以後,王浩仔細做著理解。對比《教學的饋贈以及使用效果,他很快就明白了《科研的饋贈效果。

這個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發生作用的場合

專注於某項研究。

‘專注於研究’,肯定並非純粹的教學場合,不是在教室裡完成的,而是像實驗室、項目組之類,是一群人一起做研發的地方。

當然,主要限製是參與人、針對的內容,而不是場地。

《教學的饋贈也能夠在這種場合起到作用,區彆在於《教學的饋贈回饋的主要是知識和思考,效果則是增加其他人對於講解內容的理解。

《科研的饋贈回饋的是靈感的思考和理解,效果則是增加其他人獲取靈感的倍率。

區彆在於知識和靈感。

知識是基礎,即便回饋的是思考,也是有關知識的思考。

靈感則是專門著針對科研,有很多的實驗、研究之類,有的關鍵地方,絕大部分參與研究的人都想不到,其中就隻有一個人想到了,他也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這就是靈感。

舉個最直接的例子,同樣是觀察衛星拍攝的太空圖片,有的天文學家就能在亮點中找到特殊的一個,而大部分人可能都注意不到那個特殊的點,或者覺得那個點和其他沒什麼不同。

即便是注意特殊亮點的天文學家,也不一定就能確認自己的想法,他或許會覺得想法很突然,再仔細深入的想一想,又覺得那個點也沒什麼特殊的地方。

這就可能會錯過天文學的重大發現。

而注意到特殊亮點的天文學家,當時就是激活了帶靈感的想法,隻是他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在這種情況之下,有關特殊亮點以及相關思考就會反饋過來,因為係統會幫助判斷是否正確。

《科研的饋贈值得注意的地方,還有增加其他人的靈感獲取,直接就是提升四倍。

這個數值看起來還是很驚人的,但仔細想想,其實效果也很難說好還是不好。

靈感,玄之又玄。

有些人正常生活中,或許會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什麼就會讓研發有很大進展。

有些人不斷埋頭努力做研究,但全程沒有任何靈感可言,一切努力都在做無用功。

這種情況下,靈感獲取提升再多也沒有意義。

“不過,下學期帶學生似乎有幫助啊,學生也需要做研究完成論文,指導的過程中,能多出一些靈感,也許就真正能完成從學習到科研的轉變……”

研究生的學習就是從學習到科研的轉變,他們要適應從學習到自主研究的轉變過程。

研究生所具備的知識內容,已經觸碰到了某一個領域的頂端,他們已經開始嘗試在領域的頂端進行突破。

如果能讓學生多一些靈感,知道該怎麼去思考、研究,帶學生的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的。

王浩了解了新能力的效果,但具體怎麼樣還要實踐一下。

現在不是實踐的場合。

在航空材料院做研發的講座,幾乎就等同於教學場合,而不是和其他人一起做某項研究。

下午,演講繼續。

王浩花費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才完成了剩餘部分的講解工作,整個講解可以說是非常的枯燥,他也沒辦法講出樂趣。

過程就是針對一個個的工序數據,講解該怎麼樣運用新的手段進行分析。

不過每一個人都聽的非常認真,因為都是他們所研究的領域,有一些內容很值得思考一下。

他們一直不斷聽著講解,做記錄也非常詳細,就連高分子材料實驗室的人,都能感受到王浩對於研究的深入,也覺得學到了很多的新東西。

有些人不由得琢磨起來,“雖然講座花費了三萬,但是好像沒太虧,其他地方可聽不到這些東西。”

當然也有覺得貴的。

比如,王基銘,他還在想著一個人五萬的高額講座費,坐在台下也根本聽不進去,感覺心頭都在滴著血。

終王浩講完了最後一個內容,停下話頭趕緊灌了一口水,繼續說道,“就到這裡了。內容實在太多了,如果大家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再看一下整個視頻。”

王浩說完就迫不及待的走下了台。

他實在感覺很累,心裡不由得感慨,“錢真是不好賺啊。”

“五十萬,講這麼久……不過,好像也還行……”想到能拿到50萬的講座費,他的心情頓時舒暢了一些。

……

講座結束。

大部分人邊討論就邊散去了。

曹東明、曲世剛以及王基銘等人,還是陪著王浩一起去了休息室,他們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休息一下。

王基銘終於找到了機會,開口邀請王浩去武鋼研究院參觀,“我們武鋼研究院,擁有非常先進的研發設備和配套設施,是國內最尖端的鋼鐵材料研究所。”

“我們在首都的分部也是中心之一,擁有鋼鐵生產全流程的數值模擬、物理模擬和中試試驗為主的實驗模擬能力……”

王基銘上來就是一通介紹。

王浩是一點都不感興趣的,他隻想回酒店休息一下,好好睡上一覺,到第二天早上就坐飛機離開。

當發現王浩毫不感興趣的時候,王基銘也有點著急,他馬上用眼神示意丁宗權。

丁宗權都有點想罵人的衝動,他一直都跟著王基銘,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全程幾乎不說一句話。

結果……讓自己說?

這不隻能起到反作用嗎?

丁宗權決定在‘反作用’上,再加一把力,“我們武鋼研究院還是值得一去的。我們在研發投入很大,每天都有實驗研究在進行,就是後麵的操作間總是很吵……”

他後麵加一句就是為了讓王浩不去。

王浩聽罷頓時問道,“今天有什麼實驗?”

丁宗權頓時感覺莫名其妙,他覺得自己說上一句,王浩肯定也不會太理會,他可是知道這個小年輕脾氣不怎麼好,一點兒都不知道尊一下老。

上次在西京交通大學的金屬實驗室就懟過自己。

現在怎麼還追問起來了?

丁宗權隻能繃著臉解釋了一下,“雙輥鑄軋技術實驗。”

王基銘發現王浩對新實驗感興趣,馬上解釋道,“就是完善雙輥鑄軋技術的實驗,這個技術在國內還是尖端的,隻不過相關生產線製造的產品,和其他技術產品相比,次品率稍微有點高,我們一直在完善這個技術,投入了很多的經費。”

“而且還和其他金屬相關的實驗室有合作,東港大學的合金實驗室,就一個技術性的合作,他們會提供相關的數據,而我們進行實驗驗證,進展還是很順利的。”

“丁教授就負責這個合作項目,這個技術……”

王基銘耐心的說了起來,他解釋的非常詳細。

雙輥鑄軋技術是二十一世紀的新鋼鐵製造技術,是由阿邁瑞肯紐柯鋼鐵公司、日國xihi基團和奧國bhp公司共同合作研發出來的。

這個技術就是‘薄帶鑄軋’。

國內是在幾年前才擁有的完整雙輥薄帶鑄軋生產線,而武鋼的第一條生產線才剛剛建成、驗收,但也成為了國際上第六條工業化運行的薄帶鑄軋生產線。

雙輥鑄軋技術,流程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液態鋼水通過布流係統注入由側封板及兩個旋轉方向相反的銅鑄輥形成的熔池中,銅輥中通過的冷卻水將鋼水的熱量帶走,鋼液凝固後從兩輥的縫隙之間經擠壓後,就可以直接連續生產出一定厚度的鑄帶,再經一道次熱軋,就能生產出更薄一些的熱軋薄帶鋼。

如果再簡單的解釋,就是鋼水入模、冷卻擠壓成型。

雙輥鑄軋,隻是一種技術實現方式。

王基銘說起新技術,都變得精神奕奕,“這個技術非常好啊,原來我們的生產線最少也要建400米,現在能縮短到50米。”

“而且工序少、能耗低、排放也少,生產過程更加快速、靈活……”

王浩耐心的聽完了王基銘說的內容。

其實他對於所謂的雙輥鑄軋,是一點兒興趣都沒有的,他隻是對於正在進行的實驗感興趣,覺得可以實驗一下新的能力。

當然,禮貌還是要有的。

所以他裝作一副很認真聽的樣子,實際上,說明過程中一些專有名詞根本就聽不太懂。

王浩繼續喝了口水,才問道,“武鋼的研究院,距離這裡有多遠?”

“十幾公裡吧。”

“好吧!”王浩很爽快的同意了,隻有十幾公裡,開車一會兒就到了,就可以現場去看看實驗,就能夠試一下新能力。

王基銘聽到王浩說同意,頓時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實際上,他並不是希望王浩在研究上能指點什麼,甚至覺得王浩是鋼鐵研究的門外漢,都可以說完全的不懂。

但是,王浩去武鋼研究院有好幾個好處。

第一就是和王浩打好關係,王浩在鈦合金強度提升上很有研究,他聽了常虹菊教授的評價,說王浩的數據分析內容很了不起。

另外,王浩還是公認的頂級數學家,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