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樊慶學:我是被指導了啊!(1 / 2)

樊慶學是一名超導領域的研究專家。

他在超導實驗室擔任過研究員,有過十幾年超導機製研究的經驗。

雖然沒有帶領團隊做過大項目,但因為參與過理論研究的項目,相關的經驗也是非常豐富的。

隻要熟悉樊慶學的學者,都認可他在超導的研究領域上的水平。

正因為如此,吳暉才會讓樊慶學來到西海大學,就是想讓樊慶學對物理實驗室的研究做一些專業的指導。

在吳暉看來,樊慶學肯定要比何毅強一些。

何毅是西海大學的物理教授,也是物理實驗室的負責人,但他沒有任何參與大項目的經驗,履曆上自然比不上樊慶學。

至於和王浩相比就很難判斷了。

但是,王浩是個數學學者,不是專業做超導物理研究,也許就會有很多不懂的東西。

對於物理實驗室召開理論會議,樊慶學確實有些不理解。

以他的經驗來說,一些沒有頭緒的研究項目,才會重點做理論論證,像是交流重力的複刻實驗,就屬於那種沒有頭緒的研究。

因為相關的資料非常少,有些參考的意義並不大,自然就要進行一定的理論論證。

現在做的也是交流重力的實驗,可已經能夠製造交流重力場,研究的隻是交流重力場的影響因素,就等於是純粹的對比研究項目了。

對比研究項目,有什麼可以論證的?

這種研究就是直接進行實驗,調整不同的參數來對結果進行分析,即便是做論證也不可能直接推導結果,自然就沒有什麼意義。

比如,最簡單的,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係。

直接進行實驗調整電壓,然後檢測電流的強度,也就可以得出電阻的數值了。

現在的研究也是一樣的。

隻要不斷對參數進行調整,再根據得出的結果進行分析,就可以確定和排除一些乾擾因素,從而得到相關的結論。

樊慶學是這麼想的,隻不過他顯然無法說服王浩,因為王浩的目的是超過兩個競爭對手。

正常的研究方式,根本不可能超過其他兩個大型超導機構。

這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就肯定要用其他的方法。

樊慶學隻能坐在一邊看著。

……

理論會議正式開始。

何毅首先開口進行了理論方麵的闡述,隨後說明了一些可能影響的因素。

每個人都記錄下來。

會議流程就是讓每個人針對每一個因素去說明自己的想法。

每一個人都表現的都非常積極,因為他們已經有了‘相關經驗’,知道理論論證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隻是做對比實驗,就像是王浩說的,想超過其他兩個大型實驗室,就要進行更精準的理論論證,才能夠減少實驗的次數,獲得更加精準的數據和結果。

交流重力場的研究,可能和很多因素有關。

何毅上來就說了一個重要因素,“超導材料相關的因素,是非常關鍵的。”

超導材料的因素可不隻是一個因素,第一就是超導材料的排列布局,也就是該怎麼去放置超導體,把超導體布置成什麼樣子。

這也是支持交流重力產生的重要因素。

超導材料的排列布局可不隻是平鋪或是簡單的螺旋結構,但他們的論證並沒有去進行詳細的分析,就隻是對於原本的結構進行一定的修正。

論證也沒有進行的很深入。

王浩決定第一次實驗,就繼續原本的‘四節點布局’,也就是讓超導材料在四個固定的位置,大大增加材料的寬度,可以理解為兩條導線和小球體的間隔排列。

這個因素是不變動的。

超導材料布局上的改變,就是讓超導材料‘加粗’,或是改變排列的方式,看是否能夠能對最終結果造成影響。

超導材料的影響還在於材料的不同上。

現在已經發現很多的超導材料,以實現超導狀態特性需求來劃分,可以分為低溫超導材料和高溫超導材料,不同超導材料對於交流重力場的影響也可能不同。

超導材料還可以以材料的組成來劃分,包括氧化物、金屬合金、有機材料甚至是液體材料等等。

第二個因素就和電力有關,電壓和輸送功率,可能會造成直接影響,因為超導材料理論上是沒有電阻的,電流就會被放大很多倍,甚至理論上來說電流是無窮大的。

當然,實際電流不可能無窮大。

“臨界電流密度也可能是交流重力場的影響因素之一。”王浩特彆強調了一句。

臨界電流密度和臨界磁場有關。

這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了。

第一次的理論會議探究不需要過於深入,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表層因素就可以了。

除了超導材料以及電力方麵的影響以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可能會影響到交流重力場。

這些因素就比較多了,包括環境溫度、海拔的影響、空氣密度、空氣流動,甚至是地球的自旋,等等。

當然也無法直接排除電磁場力的影響。

現在的研究就是要排除沒有影響的因素,並找出那些存在直接影響的因素。

會議針對每一項進行了討論。

每個人都踴躍的發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浩則是針對性進行分析,何毅主要負責把控會議進程,並做出一係列的記錄。

大家分工明確。

會議也進行了超過三個小時,一直到中午一點的時候才結束。

樊慶學一直坐在旁邊聽著,眼看著會議進行了一條一條的總結,但他總是感覺有些怪異,因為有些因素直接就被‘理論’排除了。

比如,空氣流動的因素。

大家詳細的討論了一下,最終就認為空氣的流動不能夠影響到交流重力場。

但是,這不需要實驗來證實一下嗎?

等會議結束以後,王浩也沒忘了專家團,就招待他們一起去用餐,路上樊慶學也問了起來,“王教授,你們這個會議直接就排除一些因素,有些不科學吧?”

王浩點頭道,“其實在我看來,針對每一個因素都應該去做實驗來證明,而不是通過分析就排除掉。”

“那為什麼……?”樊慶學有些不理解。

王浩一句話做了解釋,“很簡單啊,因為我們有兩個很強勁的對手,就不能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很大可能沒有影響的因素上。”

“我們必須更高效的完成研究。”

“我們的經費也是有限的,現在隻有學校方麵的撥款,省裡的資金還要等幾天,更不用說基金會那邊了。”他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樊慶學聽了也無話可說。

雖然過程確實是有些不科學,但聽王浩這麼一解釋,感覺還真的是這樣,因為經費有限,又有兩個強勁的對手,不可能每一個因素都針對去設計實驗來研究。

……

上午的會議是對於理論的論證,他們找出了一些‘可能’影響的因素,排除了一些‘不太可能’有關的因素。

實驗就是根據理論分析結果進行設計的。

其中最有難度的就是超導材料的布局,因為要對整體裝置進行變動,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做準備的。

下午實驗室都在忙碌著,希望能用一下午的時間完成準備工作,等明天上午再進行實驗。

專家團的人下午就離開了,他們確實是來走個過場的。

樊慶學沒有離開。

一則是因為他是帶著工作任務來的,是要對物理實驗室進行研究指導。

這是吳暉交代的工作。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他對於理論論證的結果感到好奇。

樊慶學感覺其中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好像有些莫名的就得出了結論,同時,他也想看看實驗結果,是不是如自己所想,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是他的判斷,基於個人經驗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