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輿論後續、 陳建林的尷尬境地以及武鋼的邀請(2 / 2)

之前王浩就被認為很可能獲得菲爾茲獎,差的隻是數學家大會什麼時候舉辦而已。

今年,就是菲爾茲年。

很多人都期待王浩能夠獲得菲爾茲獎,但‘很可能’也不是‘百分百’,在完成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後,國際上普遍認為,他‘百分百’會獲得菲爾茲。

好多人都開始‘同情’起了東港大學,其實說白了就是幸災樂禍,“東港大學好慘呀,自家培養的菲爾茲得主,就讓他們開除了。”

“我都同情他們了,希望他們能再開除一個,這樣我們能有了兩個菲爾茲得主。”

“東港大學又開除哪位天才?”

“話說,他們為什麼不開除合金實驗室的研究員?好像都有一個已經進去了。”

“……”

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

陳建林正坐在辦公室裡瀏覽了這些消息,心裡也有了頗多的感慨。

當初的一個小博士,已經成為了數學界的巨頭。

真是想不到啊!

這也導致他在學校裡,也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私底下有不少的教職工都在說他,好在他已經從事情中摘了出去。

馬文鈞,抗下了所有。

當然,也是有代價的,他為此付出了兩千萬。

那可是兩千萬啊!

陳建林想想還是感覺很心疼,但錢總是能夠賺回來的,他看中的就是這一次武鋼的項目,隻要能夠拿到項目,兩千萬也就差不多了。

辦公室的門響了。

“進!”

陳建林抬起頭,看到進來的人,臉上頓時露出了少有的笑,“寶生啊,來了!”

“坐。”

徐寶生走了進來,到旁邊椅子上坐下,從包裡拿出一份文件,“陳老師,你讓我做的報告已經做好了。”

陳建林接過來大致掃了眼,讚歎道,“你的水平比馬教授也不差,未來可期!”

他說著打開了手機,給徐寶生轉了一筆錢,“這些錢,一萬塊也不多,你先拿著。如果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和我說,以後你就負責實驗室的數據工作。加油,我非常看好你!”

“謝謝,陳老師。”徐寶生咧出了一抹笑。

陳建林不在意的點點頭,說道,“這個月中旬,我們就要去首都,記住我和你說的,這個項目一定要爭取下來。”

“之前因為馬教授,我們實驗室背了很大的汙名,現在是爭取項目,說我不擇手段也好,說其他的也好,但我都是為了實驗室。”

“一個實驗室,如果沒有資金、沒有項目,就不可能有任何發展。”

陳建林說的很認真,甚至是大義凜然,“隻要能把項目爭取下來,再做好、做出成果、大成果,到時候,還會有人說什麼嗎?”

徐寶生聽了點點頭,“我記住了。”

他說完走出了辦公室。

陳建林看著徐寶生的背影,麵色變得有些凝重。

徐寶生和周曉龍不一樣,並不是他一手帶出來的,但到現在也沒什麼辦法。

他手下已無人可用。

好在徐寶生的家庭條件不好,可以以此為突破口,隻要花上一點錢,再許以大義,對方就會幫忙做些事。

“希望這次能順利吧!”陳建林歎了口氣。

……

西海大學。

王浩正沉浸在明星般的生活中,他有點感受到海倫說的那句‘功成名就’。

當走在校園裡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看過來,很熱情的和他打招呼,甚至還有學生過來要簽名。

學校裡,好多人談論的都是他。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天,而網絡上也有大量相關的輿論,隻要打開新聞就能看到的。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的每一句話,都被清晰的報道出去。

有好多記者希望能做專訪;有大媒體的欄目組,希望能夠做有關他的專題;甚至有一些娛樂節目邀請他參加,還許諾會給大筆的出場費。

即便是坐在辦公室裡,電話都在不停的響。

王浩決定換一個號碼,否則手機就根本無法使用。

當打開了郵箱的時候,就看到裡麵有一大堆的新郵件,有一些是來自國外學者的交談信息,有一些則是高效機構的邀請。

王浩仔細看了看,單單是高校的講座邀請就有七個,其中包括水木大學,首都大學,蘇東大學,東港大學等等。

他重點還是看水木大學和東港大學。

首都大學被排除在外,是因為他和水木大學更熟悉,有邱成文以及其他教授的麵子,也不好意思不去水木大學,而去對麵的首都大學做演講。

東港大學……

很複雜啊!

王浩還是搖了搖頭,即便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他還是不想去東港大學。

那肯定是個心情很複雜的過程。

另外,還有一封來自武鋼的邀請,是武鋼研究院發過來的,邀請他來研究院指導工作?

看著邀請內容,王浩都感覺有些怪異。

他一個理論數學的學者,去材料研究指導工作?

指導什麼?

難道是告訴他們怎麼計算鋼材的數量?

看到邀請人是王基銘以及五十萬的費用,王浩還是決定去一趟,轉一圈,五十萬,何樂而不為?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給王基銘麵子。

對方畢竟是工程院的院士。

再看到一封科學院數學所院士的邀請,王浩考慮了一下還是寫了遺憾拒絕的回複。

畢竟,他沒有去肥城的打算。

王浩接受了兩份邀請。

一份是水木大學的講座邀請,他就是過去講一下哥德巴赫猜想,也等於是公開做一個報告。

另外,就是武鋼研究院的邀請。

他去首都主要還是去科學基金會,要和超導辦公室詳細的談一下交流重力後續研究的問題。

這才是最重要的。

王浩希望在超導機製研究,或者說是湮滅力的探索上有進展。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輿論的熱度也越來越低,生活也基本恢複了正常。

王浩感覺輕鬆了很多。

月中。

他和何毅、肖新宇以及顏靜,一起踏上了飛往首都的飛機。

(求月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