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超導磁懸浮項目?王浩:我反對,超導馬上迎來巨大發展!(1 / 2)

評審會結束。

王浩指出了汪承林團隊的研究問題,項目評審自然是不可能通過的。

會議廳還是有不少人討論著,他們討論的不是項目評審,而是汪承林團隊所做的數學分析工作。

那些工作確實很出色。

王浩都對於分析工作很是讚歎,他走過去和呂萬同、田虹等人聊了起來,也肯定了他們的工作,“在數學方向上,你們已經做的非常出色,都可以說是完美。”

他說著還比了個大拇指。

麵對幾人疑惑的眼神,王浩解釋道,“你們可能不清楚,我能夠想到設定數值做後續分析,是因為我從事這個方向的研究,並且也有一定的成果。”

“不含金屬元素的不穩定性態複雜分子,更容易激活超導狀態,也是我們的研究得出的結論之一。”

這樣一說就明白了。

呂萬同、田虹等人頓時恍然,他們隻是做實驗數據的分析工作,對於超導的研究並不了解,自然不會去繼續去分析後續,而王浩有同類型研究對比,想的自然要多一些。

王浩並不是安慰幾個人,他說的都是實話。

因為最開始就知道,汪承林的研究跳過超導機製,去研究溫度和材質之間的關係,根本不可能得出準確結論。

以此為前提的情況下,他思考的才會更遠一些。

呂萬同、田虹等人的工作,得到了王浩的肯定,心情也變得好了許多。

他們被邀請加入了汪承林的實驗,並不代表他們屬於汪承林的團隊,他們畢竟是數學教授,都有著各自領域的研究。

之所以選擇和汪承林進行合作,隻是因為超導方向的研究經費更多,而且實驗數學分析工作很新穎。

經費多,就會很有吸引力。

數學教授不能說貧窮,但單獨數學研究的項目,經費確實是少了一些。

當氣氛變得活躍起來,王浩也順帶問了起來,“雖然項目失敗了,但是,你們有興趣繼續研究嗎?我的團隊還在繼續這項研究,也有很多數學工作。”

“而且,我手裡也有其他項目,數學的大型項目”

王浩開始說了起來。

他說是自己的項目很缺人,希望邀請幾個人加入進來。

實際上,重點注意的是田虹。

田虹是其中最年輕的,是一位三十五歲左右的女教授。

這個年紀就能擔任首都大學的教授,還被汪承林邀請加入項目,顯然是極為優秀的,其他三個人則都是五十以上的年紀,肯定是在首都有家有業,想邀請過來也根本不可能。

呂萬同、尤宇光等人都是一起搖頭,找個借口就直接推掉了。

如果王浩是在首都的某所大學工作,他們肯定會考慮一下,參與高經費的重點項目,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吸引力。

西海大學則實在是太遠了,他們不可能突然去那麼遠的地方工作。

田虹則是猶豫了一下,也跟著一起搖頭,並沒有特彆解釋什麼。

身後。

汪承林正黑著一張臉,他申請項目失敗也就罷了,王浩的分析做的讓人無話可說,沒有意義的研究確實是浪費時間。

但是,王浩在乾什麼?

挖角啊!

呂萬同、尤宇光等人並不屬於基礎科學中心,可怎麼也都是首都大學的教授,尤其是田虹就更受重視,都可以歸在大學的未來行列中。

結果,挖角?

汪承林一時間都有些擔心,換做是其他人挖角,他是一點都不擔心,國內數學領域來說,首都大學是數一數二的高校,想挖角首都大學可實在太難了。

王浩就不一樣了。

他是第一位國內菲爾茲得主、公認數學領域的尖端人物,關鍵是手裡確實有大項目。

好在大家都拒絕了。

汪承林輕呼一口氣,也沒辦法多說什麼,他鼓起勇氣過來還是想問問,他們的問題具體是出在哪裡。

在這個研究上,他投入了很大精力,結果被證明沒有意義,還是很不甘心的。

汪承林走過來直接問道,“王教授,你能說說,為什麼我們會失敗了嗎?這是你的方向,我自認為,我們的研究方式也沒有問題。”

王浩直白道,“因為你們跳過了機製。”

他解釋道,“任何研究都不能跳過機製。我說的方向,確實是以實驗做分析,但目的依舊是研究機製,而不是直接去分析,什麼樣的材料更有可能是超導材料。”

“那是碰運氣,即便勉強碰到了,也隻是單獨找到一、兩種材料,意義並不大。”

汪承林理解著點了點頭。

王浩繼續道,“我覺得,你們本身凝態物理方向的研究就很好,不需要多方位的、去涉足不同的領域。”他說著搖頭,“做研究,急功近利是不好的,每一項理論研究都不容易,好多研究都是要靠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的沉澱”

汪承林自然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從王浩嘴裡說出來,給他的感覺就怪怪的。

他扯了扯嘴角,還是忍不住質疑的問道,“王教授,你們的研究,是經曆了很多年的沉澱?”

“我們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王浩滿臉坦然,“路要一步步的走,我們就是在慢慢的往前走。”

基礎科學中心的項目評審工作結束,王浩也就和超導辦公室,直接談起了研究後續的經費問題。

幾個月時間,他們耗費了六千多萬資金,但成果也是非常突出的。

在交流重力場相關的兩項成果上,已經可以讓人說不出話了,也得到了244工廠的肯定,對方準備和物理實驗室合並項目。

科學基金會這邊肯定會撥款的。

這一次的評審會也等於擠掉了經費競爭對手,而在超導機製方向的研究上,科學基金會也理應繼續提供後續的經費,所以雙方談的還是經費數額的問題。

最終經費確定在五千五百萬上,可以說是超導辦公室能拿出的極限了。

等經費的問題談好以後,吳暉都開始和王浩訴苦了,“王教授啊,給了你們這筆經費,我們接下來可是要過苦日子了。”

超導辦公室賬麵上能動用的經費就隻有一個億,直接劃掉了五千多萬給物理實驗室,後續隻能等待基金會明年的經費分配了。

他們手裡負責的項目很多,可不隻是物理實驗室和基礎科學中心。

單單一個科學院超導實驗室就有好幾個大項目,還有其他大、中、小型實驗室,五千萬聽起來很多,但對於超導辦公室來說,隻能維持後續的運營而已,再有其他項申請審批,也隻能拖到明年了。

國內的科研經費就是這樣的,因為是統籌進行資金的分配,某個項目多拿一些,其他項目就要少拿一些。

當然,那就是超導辦公室的事情了。

王浩可不會去考慮這麼多,他隻是負責自己的項目,自然要為項目多爭取經費。

首都之行,拿到了一億多的經費,回去以後,和244工廠方麵合並項目,等於是擴大資金的同時,也擴大了研究規模。

他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也對於實驗後續有了期待。

王浩沒有直接離開,而是在首都多待了兩天,就讓何毅先買票回去了。

兩天後,他去參加了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項目論證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