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浩:我解決了楊-米爾斯方程問題?(1 / 2)

會議走到了後期。

在報告會的最後一天,好多學者都已經準備提前離開,對他們來說,會議的閉幕式自然沒什麼意義。

早上的時候,王浩也是很悠閒的,快到九點鐘的時候,才去酒店的餐廳去吃早餐。

羅大勇和他坐在一起。

兩人討論起了泰勒斯帕裡西的研究。

帕裡西確實是很優秀的理論物理學家,能夠以超導凝態物理理論為基礎,強拉硬拽靠上半超導拓撲理論,足以證明他的水平能力了。

王浩感到不解的是,保羅菲爾瓊斯會站起來否定帕裡西的研究。

“他不是你的對頭嗎?“羅大勇當時是在另外一個報告廳,他聽到了消息也感到很驚訝。

王浩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不過我覺得是他能做出來的。”

“為什麼?”

“那些研究弦理論的家夥都很固執,他大概依舊認為弦理論才是正確的,不管是湮滅理論或者是其他什麼理論都是錯誤的。”

“所以帕裡西的研究,對他來說也是錯誤的”

羅大勇認真思考了一下,很勉強的點了點頭,“可能有道理吧。”

王浩也覺得自己的解釋不靠譜,但他實在想不原因,“你覺得他為什麼來參加這次的會議?”

“想不通。”

羅大勇道,“那種人的思維很難理解,和他相比,我發現你是正常人。”

“?“

王浩感覺受到了冒犯。

羅大勇笑道,“大家都這麼說,如果你和我們一樣,怎麼可能站到這種高度”

“呃,我就當你是誇獎了。”

他們正談笑著說著,有個金發的年輕人走了過來。

正是保羅菲爾瓊斯。

保羅菲爾瓊斯就是衝著王浩來的,他走到了王浩的桌子前,站在那裡好半天一言不發。

王浩抬起頭和保羅菲爾瓊斯進行對視。

兩人一直對視。

等過了大概十幾秒以後,就在王浩忍不住開口詢問的時候,保羅菲爾瓊斯才終於說道,“王先生,你認為弦理論是錯誤的嗎?”

“王先生?”

王浩甚至沒有第一時間思考保羅菲爾瓊斯的問題,還是第一次有人叫他王先生。不過仔細想一下,“先生“的稱呼也是適合的。

他這才琢磨起保羅菲爾瓊斯的問話,猶豫了一下說道,“我沒有辦法回答。”

“那你認為湮滅理論是正確的嗎?”保羅菲爾瓊斯追問道。

“我非常確信。”

保羅菲爾瓊斯深吸了一口氣,“也就是說,弦理論是錯誤的”

“不。”

王浩搖頭道,“我不太明白,為什麼你要把兩個理論放在絕對的對立麵。確實,他們在底層定義上有衝突,但不管是任何理論,都不能保證百分百正確。”

他繼續道,“最初牛頓的研究被認為是真理,直到愛因斯坦的出現,牛頓的力學才有了應用的局限性。”

“我認為,物理理論也是一樣的。很多理論都是暫時無法驗證的,包括弦理論,但他們有一部分可能是正確的,有一部份可能是錯誤的,沒有驗證之前,誰也不敢肯定。”

“哪怕有一天發現了弦的信號,也無法確定弦理論所有內容都是正確的,因為現在所有的內容都是在基礎上進行的數學推導,而不是實際的發現。”

王浩很認真的說完。

保羅菲爾瓊斯耐心的聽著,還跟著點了點頭,隨後道,“所以你的湮滅理論,肯定也一些的錯誤,對吧?”

“呃”

這一句讓王浩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保羅菲爾瓊斯隨後道,“我明白了,謝謝你,我已經知道接下來工作的

方向了。”

王浩聽的滿是不解,他正打算問一下,對方的工作方向是什麼,才發現對方已經轉身離開了。

他朝著羅大勇努努嘴,“我完全猜不透,這家夥是在想什麼。”

羅大勇思考著說道,“他或許是和你杠上了今後的工作就是尋找湮滅理論的錯誤?”

“還會有人這樣做?”

“我隻是猜測。”

保羅菲爾瓊斯確實是這麼想的,他最開始研究湮滅理論,就是希望能夠找出理論的錯誤。

現在王浩的說法,給了他更大的動力。

他很喜歡研究湮滅理論,但他堅決認為自己不會成為弦理論的叛徒,所以他研究湮滅理論的目的,是找出理論的錯誤。

“我的目的就是找出理論的錯誤,但要找出錯誤就需要更多的研究,湮滅理論已經形成一定的體係,溝通了楊米爾斯方程和超導機製。”

“一定要加深研究,隻有研究的更深入才能找出問題。”

“但或許,和湮滅理論的創造者一起研究,深入敵人的內部,了解理論更多、更詳細的內容,研究的進展會更快一些”

保羅菲爾瓊斯思考著眼前一亮。

看著時間差不多,他馬上回到酒店房間收拾行李,然後就直接去了蘇東市的機場,他需要先去港城才能返回阿邁瑞肯。

在上了飛機以後,保羅菲爾瓊斯打開的筆記本電腦寫起了東西。

那是一封辭職信。

上麵則隻有簡單的兩句話,“為了證明弦理論的正確性,我決定研究湮滅理論。”

“同時,我決定去中國西海市工作,才能對湮滅理論了解的更加深入。“

“所以我選擇辭職”

然後他又寫了一封求職信,並把個人簡曆投給了西海大學。

超導理論機製會議結束了。

後續,科學基金會宣布要建立超導技術國際學術組織,還邀請很多國外的機構團隊一起進行了會議。

王浩參加了最開始的部分,並上台做出了演講,他所做的演講是說明依靠半拓撲理論內容,研究工業使用的超導材料的可行性分析。

其中有一半是其他人準備好的內容,有一部分是自由發揮,帶著自己想法說明的內容。

他的工作到此結束。

至於組織最後是否能夠建立,是否能夠正常運行,會有多少個機構加入其中,就和他沒有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