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這叫效果不太好?直接達到了預期目標!(1 / 2)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這叫效果不太好?直接達到了預期目標!

彭輝主導的武鋼合作研發項目,就是通過改善製造工藝和流程,以降低特種鋼材的含氧量。

他們的研發目標是,把特種鋼材含氧量降低到4ppm左右。

這隻是一個理想的目標,實際上,武鋼方麵,也包括彭輝團隊,都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所以他們也有次一級的目標,就是把特種鋼材的含氧量穩定降低到5ppm以下下。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穩定’兩個字。

現在武鋼研究院也擁有製造出含氧量穩定在5 ppm以下特種鋼材的手段,但牽扯的製造工藝極其複雜,要求也非常高,相應的成本就會大大的增加。

如果能夠以常規手段製造出含氧量穩定在5 ppm以下的特種鋼材、軸承鋼,放在國際市場上也有了一定的競爭力。

國際最高端的技術,也隻能製造出含氧量在4 ppm左右的鋼材。

即便隻是次一級的目標想要實現還是非常困難,彭輝的團隊已經花費超過四千萬的經費,結果到現在為止一無所獲。

當然,也不能完全說一無所獲,他們的一些實驗數據,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但是,在研究進展方麵是沒有的,他們不知道通過哪一種方式,能夠對於降低鋼材含氧量有確定的幫助。

用一個數據就能知道,把鋼材含氧量降低到4 ppm的概念了。

比如,國際市場上的普通鋼材,含氧量都在100ppm到500ppm之間。

如果能把含氧量降低到100ppm以下,就已經是很不錯的鋼材了,50ppm以下,一般都是特種鋼材。

軸承鋼是特種鋼材中的特種鋼材,對於含氧量數值的要求才會這麼高。

這種國際最頂級的研究,肯定要實現一些新方法,而不是以常規手段去做研究。

彭輝的團隊試驗了好幾種新方法,比如真空塑鋼、快速冷卻、降溫加壓,為了能夠進一步降低鋼材含氧量,好多步驟都是在真空下進行的,但結果卻不儘如人意。

雖然他們的研究沒有進展,但因為用了很多新手段,實驗數據資料還是很有價值的。

現在這些實驗數據資料就已經到了王浩的電腦裡。

他仔細看了一下資料,隨後就建立了一個降低鋼材含氧量的研究任務

任務四】

研究項目名稱:分析實驗數據改善製造流程來降低軸承鋼含氧量難度:a。】

靈感值:0。】

在把任務建立好以後,王浩看的難度倒是沒有意外,類似的數據分析研究,難度能在a級的水平,就已經很不錯了。

在幾年前的時候,王浩參與過彭輝團隊的鈦合金強度研究,也是做數據分析的工作,他要做類似工作的經驗,自然知道該怎麼去解決問題。

在對於資料進行分類彙總以後,王浩腦子裡已經大致有了方向,他馬上找來了陳蒙檬和許傑。

今年陳蒙檬正式畢業了,被西海大學聘任為副教授,並擔任王浩的日常工作助理。

許傑還沒有博士畢業,他是在張誌強手下讀博,屬於數學計算機的研究方向。

現在王浩手裡的一些數學計算機方向的工作,都喜歡找許傑幫忙一起解決。

許傑的數學水平趕不上陳蒙檬、海倫等人,但最關鍵的是,他的數學和計算機結合的方向上,能比其他人做的更好。

王浩找來了兩個人就交代起了工作。

簡單來說,寫代碼。

因為牽扯到有無效與無關進未篩選,再加上夾雜很多高難度數學計算機轉化,代碼可不是找個人就能寫的,必須對於離散數學、概率有深入的理解。

所以把工作交給陳蒙檬和許傑就剛剛好。

……

陳蒙檬和許傑的水平確實不差,兩人總計花費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所有代碼的編寫工作。

與此同時,王浩也建立好了數學模型。

在結合寫好的代碼,針對資料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並得到了一係列的結果。

之後就又是數學分析。

後續的工作相對比較容易一些,因為有類似的經驗,最終做出了曲線圖,在根據推導出的函數來分析偏差值。

“這個偏差還是太低了!”

王浩看著圖表中的數據,有些頭疼的按了按腦門。

許傑看著的圖表數據,忍不住問道,“王老師,這個偏差指數代表了什麼?”

“代表依靠我們的分析結果去改善工序,提升很小。”王浩簡單的說了一下,“你也知道,我們是對於一種特殊鋼材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

“我們要根據分析結果,來改善製造工藝和流程,也就是確定哪些步驟是有效的,哪些步驟是無效的,哪些步驟效果好,哪些步驟效果差……”

“如果實驗數據分析結果偏差值太小,也就代表我們得到的結果,可能會不儘如人意……”

他說的再次感歎了一聲。

許傑思考著點點頭,有些疑惑的問道,“總歸是有效果吧,畢竟我們已經分析出了偏差。”

“所以我才說效果不理想。”

王浩感歎的說著,卻知道已經沒有辦法繼續研究了,因為任務已經完成了,靈感值也不再增加了。

換句話說,以彭輝團隊發過來的數據資料做分析,他們能做到的已經是極限了。

“如果想要再進一步降低鋼材的含氧量,就必須要增加新的流程,或者以某種新方式去製造。”

“這個方法,估計彭輝還沒用過……”

……

雖然對分析結果不太滿意,但王浩還是最終的結果發給了萬益明,還特彆說了幾句,“這個結果的偏差值很小,你們根據結果去改善製造流程,估計效果不太好。”

“如果想進一步降低剛才的含氧量,就必須要增加新的手段。”

“這樣吧!”

“你告訴彭教授,讓他派個專門的小組過來,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這是王浩想到的方法。

材料製造上有很多的方法,他可以和專業的研究人員一起討論,來確定哪幾種種方法對於降低含氧量是有效果的。

這樣就可以針對性的增加製造步驟,來更進一步降低鋼材的含氧量。

萬益明接了電話以後就查看了,王浩發過來的內容,隨後他找到了彭輝,說起了王浩交代的事情以及分析結果。

“王院士說結果偏差值太小,即便以此改善流程也不會有多大效果。”

“另外,王院士還說讓我們派出一個專門的小組,和他針對討論一下製造問題。”萬益明很認真的說道。

彭輝聽罷稍稍有些遺憾,“本來還指望王院士能幫上忙,看來這一項研究確實難度太高了。”

“既然是王院士要求了,你就讓桂芳去吧,再加上婁建平,讓他們兩個帶隊過去。”

“我們還是按照王院士給的結果做一下看看,他是說效果不大,但也不是沒效果,能改進一下肯定是好的。”

他說著搖了搖頭。

彭輝倒不是不相信王浩的能力,反倒是非常的相信,才會有這樣的表態。

既然王浩都說了偏差值太小,估計沒有多大的效果,‘估計’就可以忽略不計,肯定就是沒有多大效果。

但不管怎麼說,隻要有一點效果也是進展了。

他還是決定馬上進行實驗。

他們的研究並不是製造一種新鋼材,而是把含氧量在20ppm左右的特種鋼材,用一些方法降低其含氧量。

一般最低能降低到5ppm左右,因為實驗過程存在失誤和偏差,有時候還會更高一些,會達到6ppm、7ppm。

即便實驗製造過程非常的嚴謹,他們也從沒有把鋼材的含氧量,降低到低於5ppm的程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