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後續內容說明的是物質磁化反應存在上限。
比如,某種物質受到強度為5的湮滅力作用,所發生的磁化反應,和受到強度為6,所發生的磁化反應強度是相同的。
但是,當湮滅力強度超越一個上限值,物質受到的磁化反應又會進行下一步的跳轉,也許一下子就翻了幾倍。
「任何物質在強湮滅力作用下,發生的磁化反應強度並不是連續的。」
「我們可以理解為,跳轉波動。」
「某些區域會逐漸增加,某些區域會放空,某些區域則會固定不變。」
「這和物質基礎的原子組成、電子分布有關。」
在說明了基礎的理論後,王浩給了眾人一段時間消化,還回答了幾個提問。
他隨後就進入到主體內容,「所以,研究需要大量的實驗、大量的數據,針對很多物質的磁化反應,已經不同強度疊加力場效應,都要特彆做實驗研究。」
「當有了足夠多的數據,就可以以此進行分析。」
「這對於強湮滅力對於物質作用的解析至關重要。」
當王浩正認真說著的時候,台下很多團隊都已經反應過來。
疊加力場邊緣效應,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理解為‘強湮滅力對於物質的作用,。
這種研究肯定需要大量的數據。
如果能參與合作研究,第一時間查看分析數據,肯定能從數據中得到很多的成果。
就像是粒子對撞實驗,拿到第一手的數據,第一手進行數據分析,就能夠輕易得到很多成果,發表很多影響力重大的論文。
這也是粒子對撞實驗,吸引很多物理學家參與的原因。
雖然粒子對撞實驗的數據也是對外公開的,但公開也隻是對於參與方公開,其他人是沒有權限進行查看的。
哪怕後續其他人能夠查看到數據,但因為相關數據已經被分析過好幾遍,也很難再分析出新內容了。
現在的研究並不是大型的粒子對撞實驗,他們不需要到實驗現場參與研究,也不需
要付出高額的投入,隻是進行同樣的實驗,並互相共享數據成果,參與其中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好多團隊的負責人、代表,聽著都已經迫不及待了。
王浩不止是公開了一個成果,還幫著他們找了一個,肯定能有成果的研究方向。
……
王浩的報告可以說是大獲成功。
等報告結束以後,好多團隊負責人當即表示會參與到疊加力場邊緣效應的合作研究中。
之後他們就開始討論合作方式,包括建立一個共享數據的平台,包括實驗內容相關的分配。
因為實驗數據需求很高,再考慮到各個研究團隊的技術水平不同,實驗工作分配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工作。
這方麵,就需要詳細的去談了。
不管怎麼說,其他團隊都確定參與合作研究,會議可以說是大獲成功。
王浩的收獲也非常大,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其他團隊參與合作研究,就會讓研究速度加快,也能夠獲得大量的數據。
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另外,就是菲利普-羅雷爾有關高磁場影響反重力場的消息,所帶來的靈感收獲了。
王浩也找到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團隊的收獲也不少,他們得到了兩個重磅實驗信息,並確定參與一個,未來肯定能有成果的合作研究。
菲利普-羅雷爾團隊的實驗發現,也引起了其他團隊的興趣,但他們也隻是有興趣而已。
因為他們知道複刻實驗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想要真正參與到研究中,就必須要和羅雷爾團隊合作,但讓羅雷爾團隊免費共享實驗細節,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時候,一定會付出代價。
相比來說,參與王浩提出的合作研究,不止不需要付出什麼,還肯定會有成果,任何人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菲利普-羅雷爾就變得沒什麼號召力可言了。
整個會議過程中,唯一沒有收獲的就是菲利普-羅雷爾了,因為沒有其他團隊明確表示參與他們的研究。
另外,王浩和林文基所公布的疊加力場邊緣對於物質的磁化效應,他來參會之前就已經知道了。
最終菲利普-羅雷爾還不得不明確表示會參與合作研究。
他沒有選擇。
當其他團隊都參與合作研究的時候,隻有他們團隊不參與肯定就會落後。
菲利普-羅雷爾最終隻能苦歎一聲,「還是沒做好準備啊!"
「如果我們也能研究出基礎理論,找到正確的研究方向,就能號召其他團隊一起參與……」
「但是,能找到正確的方向,甚至還弄懂基礎理論,也不是我能做到的啊!」
菲利普-羅雷爾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是標準的實驗物理學家,反重力相關的理論研究,則需要湮滅理論的學者,最少也要量子物理的專家。
他,可做不了。
一周後。
《自然》雜誌主刊發布了反重力研究的兩則快訊報道。
第一條消息是,「種花家的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以及高磁物理國家實驗室,共同發布了反重力研究的新進展。」
「在反重力疊加力場的研究中,兩個實驗團隊均發現疊加力場邊緣,會讓物質產生磁化反應……」
「對此,王浩教授解析了理論機製,認為疊加力場邊緣和強湮滅力相關……」
第二條消息是,「第一次反重力國際會議在種花家津開市舉行,國際十八個反重力研究團隊代表參與了會議,並確定攜手研究強湮滅力對物質效應……」
在快訊新聞下方,還有一些針對反重力團隊負責人的采訪。
王浩:「強湮滅力代表全新的物理方向。強湮滅力場的研究,會讓人類科技取得質的飛躍……」
林文基:「疊加力場邊緣效應,和強湮滅力直接相關。在新的物理領域,我們一起進行合作研究,會大大加快人類對於新物理的了解。」
斯波爾登:「強湮滅力代表新的物理方向,我們非常期待…」
本-紮克:「我從來沒想過,反重力技術也能合作研究,但針對全新的物理體係……」
佛羅裡達州立大學,三號教學樓,二層教室。
帕森斯正在進行湮滅理論公開課,他依舊是原來的特色,基礎的講解完成後,就宣揚起自己的理論,「暗物質是物質存在的基礎。」
「暗物質和希格斯場直接相關,我們後續的研究,需要探索希格斯力場和暗物質的關係。」
「這樣就能夠把湮滅理論,和量子物理關聯在一起,為粒子標準模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講解的中途,有學生舉手提問,「帕森斯教授,你怎麼看待王浩的強湮滅力理論?」
帕森斯立刻搖頭,
「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意義。我承認,王浩的強湮滅力影響粒子性態的理論,確實能補足暗物質在天文物理中的作用,但是,強湮滅力終究隻是假設。」
「我非常確定,強湮滅力根本不存在!」
他的話音鏗鏘有力,表現出心底無比強烈的信心,但卻發現好多學生議論紛紛,並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向他。
帕森斯看懂了。
那種眼神已經不僅僅是質疑,甚至可以說是‘嘲諷,,都有些看笑話的意思。
帕森斯有些不明所以,直到有個學生給他看了一則報道。
那是《自然》雜誌新一期內容,上麵說國際上十八個反重力實驗團隊,共同參與疊加力場邊緣效應的合作研究。
重要的是……
好多的頂級物理學家,站出來肯定疊加力場邊緣效應,和強湮滅力存在直接關係。
強湮滅力不存在?
國際上好多頂級實驗團隊,都已經開始通過實驗研究強湮滅力了,竟然還說強湮滅力不存在?
學生們會信誰,根本就不用懷疑。
帕森斯頓時慌了。
麵對一眾嘲諷的眼神,他站在講台上無所適從,乾脆抱著書本直接離開了。
教室裡則留下一片熱烘烘的討論,「他的研究果然是錯的!」
「我一直都相信王浩,不相信他,就他那個水平,還和王浩打擂台?」
「我早就聽說了,之所以好多人支持他,隻是因為他是阿邁瑞肯人,並不是說他的研究有多厲害。」
「上次林文基教授就說了,他就是個騙子,研究都是拚湊出來的。」
「我估計,不少頂尖學者也看的出來,他們隻是不想理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