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三百二十二章 研發加速,開放式超導電機!
瓦爾克羅寧的想法,代表了絕大部分反重力實驗團隊的想法。
基於湮滅物理學理論、疊加力場邊緣效應以及強磁場對邊緣效應的影響等發現,他們都認為建造疊加力場的深入研究,肯定能有一些新的實驗發現。
新的實驗發現可能代表了新的物理現象。
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隻不過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
很多團隊都期待大型疊加力場設備能夠有新的發現,但他們短時間並不想拿出經費參與到實驗中,主要因為其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另外,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研究團隊,也不足以讓他們下定決心參與其中。
如果換做是王浩的團隊牽頭,好多團隊肯定會義無反顧的加入。
這就是影響力的區彆。
在所有人看來,王浩牽扯做研究就一定能夠有成果,而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或者說原來菲利普的團隊就不確定了,瓦爾克羅寧就更不用說,一個新上來的負責人,即便是在超導技術應用上有成果,但反重力研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他想要站穩腳跟都還需要成果,更不用說想獲得其他團隊認可了。
要知道,反重力是國際最終重大的物理研究,每個團隊的負責人,都可以說是頂尖的物理學家。
瓦爾克羅寧,放在普通人眼裡的確是優秀的科學家,但放在反重力研究領域中,就根本不算什麼了。
其實就像是核聚變托卡馬克裝置的研究,很多人都認可托卡馬克裝置的研究,認為可以推進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展,但因為有投入大量的經費,再加上困難重重、又充滿了不確定性,有些直接相關的機構會投入,有些則就隻是看看了。
現在國際各個反重力團隊,更看中擺在眼前的研究和技術。
看中的研究就是疊加力場邊緣效應,王浩組織召開過反重力會議,有好多團隊加入其中,參與了疊加力場的研究。
他們還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數據共享網站,上麵有各個團隊上傳的數據,根據數據做分析,也有了很多的成果。
有一些團隊則製造了強磁場,來研究強磁場對於疊加力場邊緣的影響,同樣也有好幾個實驗成果登上了頂級期刊,並被好多媒體報道出來。
其中琺國實驗團隊的新發現最驚人,他們發現液態金屬通過疊加立場邊緣,會放大磁化效應,也就是同樣的金屬,高溫液化再通過疊加力場邊緣,表麵散發的磁場升高了。
這個發現被《自然雜誌報道,引起了國際物理界的關注,也被認為是‘強湮滅力’研究的重大發現。
琺國實驗團隊的新發現也說明,在湮滅力領域的研究上,不止有‘製造高強度疊加力場設備’一條路,其他的研究也可能有新發現,甚至其意義可能比製造高強度疊加力場的發現更加重大。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消耗大量經費,去從事‘不一定有成果’的實驗呢?
現階段消化種花家公開的反重力技術也是很重要的。
這個方向受到了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視,好多國家都投入大量的經費,去研究超導電池技術,研究橫向反重力技術,其目的就是希望能製造出反重力飛行器。
種花家曝光出來的飛碟性能,給國際帶來的震撼實在太大了。
飛行器能在四萬米高空飛行,而且還能攜帶大量的導彈,就是一座實實在在的空中堡壘。
要考慮一點……
現在的反重力飛行器也隻是剛剛投入到研究測試,後續肯定會更加的完善,技術也會更加成熟,到時候會展現出什麼樣的性能,感覺都已經超出想象。
好多團隊也根據種花家的反重力飛行器曝光出來的畫麵做分析,來確定未來的研究方向。
在技術應用領域,優秀人士還是有很多的。
酚蘭有個技術人員就指出,“現在種花家的飛碟有很多設計還不完善。”
“比如,動力係統。”
“他們的飛碟采用的是電力推進器,這也會讓飛行高度受到限製。”
“實際上,很容易想到更完善的方案,比如,使用超導電動機驅動風扇,讓飛行器下方噴射出氮氣。”
“飛碟使用的冷卻劑,很可能是氮氣,而飛碟運轉過程中,液氮是需要不斷流動的,就會有好多氮氣噴發出來。”
“如果能夠完善設計,用電機驅動噴發氮氣來作為動力補充,飛碟所能上升的高度就會大大增加,也許能超過一百公裡直接進入太空中。”
這個設計和王浩的想法是一樣的。
如果能用超導電動機帶動風扇高速旋轉,並讓液氮從下方噴發出來,隻要掌握好流動平衡,就足以支持飛行器懸浮。
這種推進方式和‘火箭’很類似,和電力推進器是完全不同的。
電力推進器是依靠扇葉旋轉來推動空氣並提供動力,也正因為如此,電力推進器的設計才會限製反重力飛行器的高度。
當上升的高度越高,空氣就會變得越來越稀薄,電力推進器所製造的推力就會越來越小。
兩者達到一個平衡,就是飛行器的最大高度了。
這也是傳統飛機的飛行高度受限的原因。
如果能用排出的氮氣作為動力,並使用過超導電動機高效排出,隻要氮氣充足就能持續不斷的製造動力,理論上飛行器就不會再受到上升高度限製。
當然了。
其中還是有很多問題的,比如說,飛行器能裝載的冷卻劑數量是有限的,液氮作為冷卻劑也不是快速消耗,還是要考慮一個平衡問題。
這個設計也隻能作為一個輔助動力手段而已。
王浩在這方麵也有同樣的想法,但想要實現還是要麵對三個重大問題,一個就是更高功率的超導電池。
一個是超導電動機。
最後則是是使用的平衡和穩定性問題。
因為氮氣高速排出也隻是輔助動力手段,主動力依舊是‘基本無消耗’的電力推進器,就必須要對兩個動力進行平衡,而‘火箭式’推進最難把握的就是穩定性。
超導電池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隻要根據新設計再添加儲能線圈、完善電力控製係統就可以。
氮氣排出推動的穩定性問題,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實驗來研究。
超導電動機,也到了解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