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三百三十二章 材料學的革命性進步?
大型監控室。
王浩指揮著讓實驗暫停,隨後拿出了一份資料遞給了徐保功,“這是我對於實驗過程的判斷。”
徐保功有些發愣的接過了資料。
他本來以為實驗是出了大問題,結果聽到說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實在是感到非常的驚訝。
他深吸一口氣,也低頭看起了資料,沒過上幾秒鐘就忍不住咧了咧嘴,“這個……”
旁邊有個領導也跟著看了過去,馬上明白了徐保功的尷尬。
看不懂啊!
上麵有一大堆的數學論證,一大堆特殊符號和列式,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是一種外星人的語言,就連個解釋都沒有。
徐保功清咳一聲,把資料遞給了鄧建,道,“鄧教授,你看看!”
鄧建拿過資料看了起來。
趙諱然也湊了過去。
他們都是反重力實驗團隊的負責人,本身就是數學物理領域的頂尖學者,不管是對於湮滅理論還是反重力技術都是有深入了解的。
等拿過資料以後,他們仔細研究了一下,就知道資料內容是什麼。
那是一些強湮滅力有關的數學推導,其中還牽扯到了湮滅理論基礎、磁場等內容,後續則還有和電子有關的論述。
這些論述大部分都是數學表達,簡單來說就是以數學的方式來解析強湮滅力,並表述出實驗的過程。
雖然知道資料上大體是什麼內容,但想要完全讀懂還是需要仔細研究的。
兩人一起研究了有十幾分鐘,還在針對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其他人都有些等不及了。
何毅乾脆過去看了眼,聽著兩人的討論說了一句,“這個列式說的是,湮滅力強度的變化過程。”
“看這個函數,‘γ’直接代表了數值……”
他說著做了一些專業數學的解釋。
鄧建和趙諱然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我剛才還以為是在描述磁場,就感覺有些怪怪的。”
“按照這個函數的趨向,高磁場的排斥效應,會讓湮滅力強度繼續增加?”
“沒錯。”
何毅繼續解讀著,“下麵的一部分,是描述增加的倍率,但有三個未知數,而且是不確定的,隻有簡單描述。”
“應該是沒有基礎理論的原因,湮滅理論還存在一定的缺失,我們暫時隻能把常規的湮滅力,定義為‘1’。”
“即便是有參照性,但增加的部分依舊……”
當何毅不斷做解釋的時候,房間裡的人也都在旁邊聽著,感興趣的學者就走近了一些,其他人則是到了一邊。
徐保功則是拉著王浩,感慨道,“何教授的水平很不錯啊!”
雖然他是一個純粹的外行人,但也能看出何毅看到資料,馬上就能夠做出解析,而且很明顯何毅是沒看過資料的。
鄧建和趙諱然也能看懂內容,但對於有些內容則是一知半解,還需要討論才能確定。
所以大部分都是何毅在講解,兩人就是跟著理解而已。
王浩點頭,簡單評價了一句,“何教授的水平可不差。”
如果是放在幾年以前,何毅也隻是一個有點水平的物理教授而已,到現在就不一樣了,他一直跟著王浩做研究,個人也非常的努力學習積累,不管是實驗能力還是研究深度都不斷的提升。
在反重力技術以及湮滅理論方向上,何毅一直在進行相關的研究,水平自然是不可能差的,對於相關的知識、理論的積累,其他人也很難比得上。
比如,鄧建和趙諱然。
他們都是物理領域的頂尖學者,但因為之前並不是一心研究湮滅理論,也不像是何毅一直站在技術最前沿,相比來說自然要差上不少。
徐保功聽著何毅的講解,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人才方麵,必須要重視,尤其是反重力以及湮滅理論的方向上,每一個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提到反重力相關的研究,他能直接想到的就是王浩,覺得所有一切的研究,都和王浩直接相關。
在組建其他反重力實驗團隊,考慮的也是讓其他學者擔任負責人,並沒有指望他們做出什麼成果,隻要能配合王浩團隊的研究就可以了。
現在他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反重力心態研究中心專業從事相關的研究,幾年時間裡,一起跟著研究的學者,都可以說是反重力以及湮滅理論的人才。
這些人都堆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似乎是有些浪費了。
比如,像是何毅。
這種湮滅理論以及反重力技術領域頂尖的學者,去擔任其他反重力實驗團隊的負責人,也許就能提升其他實驗團隊的水平,從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在徐保功思考人才方麵的問題時,何毅就在不斷的講解著資料上的內容。
王浩在資料上用數學的方式描述了實驗理論推導和過程,最開始的部分說的是湮滅力和磁場的關係。
在湮滅力的作用下,磁場被激發出來,而磁場是在常規湮滅力環境下激發的,當麵對更強的湮滅力,就會產生場力排斥效應。
場力排斥效應是具有方向性的。
現在的實驗可以把強湮滅力場形容成表麵質地非常柔軟的環狀氣球,環狀氣球的中間圓環被固定住,高磁場就像是激發了‘強風’,強風橫向吹著氣球。
這種情況下環狀氣球,正對風向的一側肯定會變薄,裡麵的空氣都被吹到了另一側,另一側就會相應的加厚,並在反向正對的位置形成凸起。
強湮滅力場受到磁場影響,和氣球受到風力影響的區彆在於,氣球是單方向受到風力影響的,最多就是表麵受力,而磁場充斥著所有空間,強湮滅力場就是內外全部受力,單側‘凸起’效應自然就非常強。
在高磁場的環境下,強湮滅力場的一側會薄到忽略不計,而另一側受到影響甚至會變成‘錐形’,隻不過不會形成尖端而已。
等何毅解釋完這部分以後,王浩忽然開口道,“何教授說的很對。”
“這裡我補充一句,強湮滅力場並不像是反重力場,區域內的每一個位置湮滅力強度一致,反之,可能每個位置都強度都不一樣。”
“像是錐形結構,尖端部分的強度最高,這就是磁場帶來的影響。”
“在剛才的實驗中,錐形結構的前部分觸碰到了電子設備,因為強湮滅力會增加電子的活躍性,從而導致瞬間的電流過載,讓電子設備直接出現了故障。”
“這個結果比我預料的還要強一些,我沒有想到,湮滅力強度會增加的這麼高。”
其他人理解的聽罷,馬上提出了各種問題,王浩也耐心的做出了解答。
現在實驗已經結束了。
雖然實驗過程中二號設備發生了故障,但大體上還是在預料之中的。
實驗驗證了理論推導內容,同時也帶來了最重要的數據。
他們根據數據能分析出很多結論。
第一個重要的就是,磁場對於強湮滅力力場排斥效應的方向。
第二則是強湮滅力場的強度增加問題。
這個問題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才能有結論,因為他們對於湮滅力強度的檢測,唯一相對準確的方法,就是依靠測試物質的磁化反應數據。
很快。
實驗有了新的發現。
那是王善慶的檢測報告,二號設備損壞實驗暫停以後以後,有工作人員馬上剪掉了強湮滅力場接觸的線路。
那些線路接觸了強湮滅力場,才造成了設備損壞,接觸強湮滅力場當然會產生磁化反應。
這些都是實驗收獲。
線路被送到檢測是以後,王善慶就發現裡麵的導線產生了異常高數據的磁化反應,某些部分甚至產生一定的損壞。
那有點像是金屬被融化,可仔細檢測就發現,並不單純是金屬融化,有的部分似乎有些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