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曆史第一人,熱鬨的舞台,真正的衛星武器!(2 / 2)

旁邊張誌強頓時反應過來,也趕緊拿出手機要拍攝,就被王浩直接收走了手機,“你乾什麼?”

“這種事,萬一傳出去怎麼辦!”

張誌強愣了一下,指著王浩,“你……”

“我隻是留個紀念。”

“我……”

“反正你不能拍!”

“……”

……

諾貝爾頒獎舞台發生的事情,引起了國內外輿論熱議。

海倫和陳蒙檬成為了輿論焦點中的焦點,扮演神奇女俠其實不算什麼,畢竟已經有了保羅菲爾瓊斯前科,但諾貝爾頒獎舞台上吵架,還是諾貝爾曆史上的第一次。

兩人的爭吵也引起了輿論的爭吵。

第一次的頒獎儀式,她們上台的時間並不長,但也足以吸引了很多支持者,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她們是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極為‘稀有’的物種,本身就可以算是學術明星。

另外,她們長得還都很漂亮。

海倫有一張精致的臉頰,瓷娃娃一眼惹人喜愛,再加上金發飄飄就特彆有氣質;陳蒙檬則屬於那種斯文女生,長相和身材也是非常有好的,非常符合種花家的審美,再加上為諾貝爾頒獎特彆打扮一番,完全不下於女明星的風采。

最後,就是性格了。

諾貝爾頒獎的舞台上能吵起來,足以證明她們都非常有個性,這也是吸引支持者的點。

在諾貝爾頒獎典禮結束以後,很多人就化身兩人的粉絲,然後就出現了粉絲之間的大戰。

“我覺得海倫是對的,穿衣自由,願意怎麼穿就怎麼穿,她喜歡打扮成神奇女俠,又怎麼樣?”

“而且,她比神奇女俠漂亮多了!”

“華納兄弟應該找她來扮演神奇女俠,隻不過,海倫大概不會同意,她是那種一心放在科研的超級天才。”

“華納兄弟請不動海倫,不說諾貝爾得主,欣頓可是超級大家族,科學界非常有名氣,她的祖父傑弗裡是計算機之父,不知道留下了多少遺產……”

當然也有很多人支持陳蒙檬。

“陳蒙檬隻是實話實說。那樣打扮確實不是正常人,站在諾貝爾的舞台上,怎麼也應該尊重諾貝爾獎吧?”

“其他人都穿著正裝,就隻有海倫穿的很奇怪,陳蒙檬說自己是正常人,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陳蒙檬當然有權利這麼說,她和海倫一起上台,一起丟臉……”

“……”

這些輿論內容很有八卦色彩。

王浩都連續看了半個多小時,看到有意思的還會笑一下,他也勸說了一下海倫和陳蒙檬,但卻沒有任何的用處。

海倫和陳蒙檬……

鬨掰了!

王浩感到有些無奈,隻能把事情歸在保羅菲爾瓊斯身上,保羅菲爾瓊斯建議海倫cospy綠巨人,才會導致海倫想到了神奇女俠。

然後,引起了矛盾。

“唉”

王浩長歎一口氣,繼續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他要處理的事物很多。

西海大學就建立新的研究中心詢問了意見,他給出意見就是‘新的研究中心最好在大學內部’。

新的研究中心計劃也和海倫、陳蒙檬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有關,她們兩個再加上去年獲獎的保羅菲爾瓊斯,梅森數實驗室就有了三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還不包括王浩自己。

問題在於……

梅森數科學實驗室是數學計算機實驗室,結果實驗室內的幾個研究員,卻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還不止是海倫、陳蒙蒙、保羅,黃振、丁誌強等人,也都掛名在梅森數實驗室,他們的研究主方向同樣是理論物理。

所以,建一個‘湮滅與量子物理研究中心’,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事務。

這個事情不隻是西海大學,就連教育部門、科技部門都特彆關注,單獨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就已經可以圍繞其達到一個研究中心了。

三個……

如果不建立一個新的研究中心,或許傳出去會說他們苛待科研工作者,連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要待在非主方向的科研機構。

王浩對此的意見就是‘不要距離太遠’、‘最後在學校範圍內’、‘或許可以擴大校區範圍來建新機構’。

他平日辦公都在梅森樹實驗室。

大家都習慣了。

即便是有了新的研究中心,他大概率也不會去那邊辦公,包括海倫,陳蒙蒙以及保羅菲爾瓊斯等人,都是研究團隊的成員。

他們當然希望工作地點距離更近一些。

……

王浩繼續留了一個星期,處理了很多工作上的事務後,馬上就去了射線實驗組。

射線實驗組,可以說是厚積薄發。

在廖建國的帶領下,他們攻克了‘釋放射線精準校對技術’,也製造了相應的設備,並進行了幾次實驗,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在來到了實驗組以後,廖建國就拉著王浩興奮的將其了新技術,他指著設備上方的一個可調大型圓筒說道,“那就是校對設備。”

“有了這個設備以後,我們就可以自由調整射線釋放的方向,進行了幾次實驗都很精準……”

王浩輕輕點頭,拿起數據看了起來。

‘射線精準校對技術’,說白了就是利用磁場乾涉的方式,讓釋放出的射線偏轉到既定方向。

這就好像是給炮彈加了一個炮管。

受到衝擊的炮彈會沿著炮管向前發射,隻需要調整炮口的方向,就能控製炮彈發射的方向。

技術原理說起來很簡單,研究還是很複雜的。

其主要就是磁場對射線的乾涉,內部需要非常強力的磁場,射線釋放瞬間才會受到影響偏轉方向。

“我們采用的是螺旋磁場乾涉,但不是外層設備那樣,而就像是彈黃的形狀……”

“以那樣的乾涉形態,讓射線從彈黃狀磁場線中間穿過。”

薛海濤解釋說道。

薛海濤是一位頂尖的電磁專家,也是射線實驗組電磁領域的第二人,第一人自然是最有權威的湯建軍。

湯建軍正在負責核聚變工程項目,研究大部分工作都是薛海濤帶領團隊完成的。

廖建國說完了技術和實驗,就開始憧憬起來,“我們現在的技術,射線能覆300公裡以上。”

“如果再遠一些,甚至能夠到空間站。”

“現在已經真正成了衛星武器了,三百公裡,都在控製範圍之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