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誌強一頭紮進了工作間,開始了苦思冥想的趕作業生活,就連飛船的動向都來不及關心了。
這一次的遠航計劃中,他隻是保羅菲爾-瓊斯的副手,有一個全能型、工作非常積極的上級,好處就是自己沒有事情可乾,但是中途卻有王浩交代的工作,也就是針對實驗發現進行思考和理論研究。
針對實驗發現的思考,重點在於保羅菲爾-瓊斯提出的空間波動理論。
所以主要工作還是保羅菲爾-瓊斯來完成,但他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必須要針對內容有一定的,並做出一定的數學推導才能過關。
問題就在於,研究內容是不確定的,至於說有什麼想法更是非常困難。
這個研究實在太複雜了,牽扯到了隻存在於科幻想象中的蟲洞技術。
能量傳送?
開什麼玩笑!
如果把實驗發現說出去,估計都會被科學界當成是騙局。
“有的隻是空間波動論和實驗結果。”
“保羅創造了空間波動理論,但大多數也隻是個概念而已,隻有一些基礎內容,要怎麼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呢?”
“去解釋能量傳送……”
“能量肯定是跟隨場力穿透一起穿透的,但是兩者會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丁誌強用力抓著頭皮,他是甚至希望實驗沒有任何發現,那麼自己也不會苦惱了,“怎麼就真有發現了呢?蟲洞……”
“我隻是忽悠保羅的啊!”
“王老師也知道我在忽悠保羅,他不會隻是在開玩笑吧!”
……
當丁誌強不斷苦惱的時候,天航飛船則是在不斷接近地球,很快就進入到地球軌道中。
天航飛船的速度非常快,接近地球的過程中一直在平穩的減速。
減速時,加速度處在每秒負1m到負5m之間,對飛船上的人員來說,減速過程要比加速舒服太多了。
飛船的艙室地麵方向和發動機主噴口一致,加速的過程中地麵就會給予一個支撐力。
這個力是抵消不了的,隻能給予反向的引力,來做到一定程度上抵消,但支撐力是單側的力,和引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地麵支撐力以及反向引力的作用下,人體會感覺身體仿佛能夠飄起來,腳下卻受到了很強的力,也會感覺非常的怪異。
在加速的過程中,很多人乾脆躺下來休息,把地麵的支撐力分散到全身,就會變得舒服很多。
減速的過程中,地麵的支撐力降低了,艙室內會開啟正向的引力,讓地麵支撐力保持平穩的。
這樣就能近似模擬地麵的環境,讓人體感覺更舒服一些,當然,實際環境還是和地麵存在不同,主要體現在引力強度會比地麵稍低一些。
另外,引力自動控製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
這主要是因為動力係統和引力控製係統存在延遲,引力控製要根據動力係統數值進行調整,若是動力係統忽然性的增大或降低功率,引力控製就會出現延遲,也會讓艙室內的人員感受非常明顯。
有些人就會因此‘暈船’。
比如,保羅菲爾-瓊斯,不管是飛船在加速還是減速,保羅菲爾-瓊斯的感覺都不舒服,當然減速還是要比加速強一些。
在飛船飛往木星的過程中,保羅菲爾-瓊斯還是堅持下來了,而快要回到地球的時候,他卻發生了‘暈船’現象,就一直待在生活區裡休息。
好在飛船就要回到地球了。
天航飛船回地球可不是直接降落,飛船必須要保證內部的安全和穩定性,以儘可能低的減速和變軌來進入地球軌道以及降落。
飛船第一步就是要進入地球軌道,它遠遠的擦著地球而過,隨後甩出個大弧線依靠地球的引力再返回,並以橢圓形軌道環繞地球旋轉。
在繞地球旋轉的過程中,飛船開始不斷地降低軌道高度,並緩慢的減速到地球自傳速度。
最終,飛船速度和地球自傳同步,並懸浮在了天航基地周邊區域的上方,然後就可以開始降落了。
這時候,無論是天航飛船還是地麵控製中心,早就等不及了,他們從來沒有覺得三天時間過的這麼慢。
王浩都有類似的感覺,他去了好幾趟控製中心,詢問了好幾次,“現在狀態怎麼樣?高度多少?”
“預計什麼時候開始下降?”
“下降要多久?”
於此同時,媒體上也有了很多報道。
第一媒體能夠拿到天航飛船的信息,但他們的消息依舊是有延遲的,得到的也隻是大概數據,還有采訪到的‘預計回歸’時間。
第一媒體也針對進行了報道。
直到天航飛船正式開始下降,第一媒體才確定了回歸時間,派駐的記者馬上去基地采訪,也開啟了針對天航飛船回歸的直播報道。
很多人對此都非常期待,輿論上早已經爆炸了,“天航飛船馬上要回來了!”
“從木星返回,真是太了不起了,每一個上艦的都是英雄!”
“真是沒有想到,和做夢一樣,說實話,最開始我並不看好遠航計劃,這個計劃感覺太驚人了,有點兒脫離現實……”
“我也這麼看,真了不起,天航飛船、王浩……”
“天航飛船能夠這麼快的往返木星,可以說讓人類的航天跨越百年時間……”
“我感覺百年都說少了,可能是幾百年!是航天技術的革命性的突破!”
“想想都很可怕,他們竟然都去木星了,100多個人,而我們連月球都沒有登上去。”
“想要走出地月係還是要靠新科技,原來的動力技術已經嚴重落後,最差也需要反重力技術,要麼就是像天航飛船一樣,用光壓發動機才可以……”
“光壓發動機,才是人類走向宇宙的依靠啊!”
……
天航基地。
一大片人站在幾公裡外的山坡上,他們都不斷看向天空,等待著天航飛船的回歸。
其中包括領導組的人,包括航天飛船公司的人,也包括前來采訪的記者。
每個人都帶著激動等待著。
第一媒體的記者被允許把攝像機對準天空,也就是會第一時間直播天航飛船的返回。
地麵控製中心依舊在和天航飛船保持通訊,王浩隻能通過耳機知道飛船的高度。
他轉頭對徐老師說道,“三萬米了,很快了。”
天航飛船下落速度和飛機差不多,飛船是直線下降,但因為塊頭太大,要保證內部的平穩,下降速度就不能太快。
在等待了三分鐘左右後,地麵上的人員透過雲層終於能看到一個光點,好多人都驚呼,“那裡,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