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春風吹拂金融花(2 / 2)

危險啊孩子 肖遠征 4856 字 10個月前

話說當年深圳的金融行業,雖然在人民銀行的旗下集中了工、農、中、建等國家專業銀行的分行,又有深圳發展銀行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分行及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業相對比較發達。但是,深圳的企業卻是多種所有製並存,不確定性較大,導致各大專業銀行各抓一塊,畫地為牢,不敢突破。其實,這也怪不得專業銀行稍嫌保守的舉動,因為他們在固有客戶群像眾星捧月般維係著的情況下,總是要在創新與安全之間、在發展與質量之間達至平衡的。

在當年的深圳,工商銀行從人民銀行手中繼承了大部分客戶,有點“吃不了兜著走”的味道,對客戶的選擇餘地較大;農業銀行有地域上的優勢,叫做“闊地掃有塵”,也不怕沒有人理睬;中國銀行是國家的外貿、外彙專業銀行,在國際業務這塊,自然是龍頭老大,不怕人家不來;剩下的建設銀行,當然也有自己熟悉的一塊——建築行業,但還是有點吃不飽。於是,他們比較看重新辦的國有、市屬企業,並把他們納入自己的信貸業務發展範圍,用時間換空間,不斷鞏固、提高客戶的數量和質量。如此一來,當年來深圳創業的成千上萬家個體企業、各種形式的真假內聯企業、外資企業、集體企業和逐步發展的股份製企業就成了各專業銀行的燙手山芋——看得碰不得。

這就是當年深圳集體金融企業產生的社會條件。

人們通常用第一個敢吃螃蟹者來褒揚勇敢。其實用不著這樣刻意,古之商者,無不是因利所驅使,也就是商人自己說的:“無利不起早”。有一句話說得明白:“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買賣沒人乾。”外國人馬克思好像也知道這句話,他用西方人固有的語言邏輯說:資本總是在社會平均利潤率之間流進流出,當某個行業的利潤率大於社會平均利潤率時,這個行業就會有很多資金湧來,反之亦然。

其實,資本的背後站著的是人,這人的身上有一對眼睛在盯著。——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會有電話、電視、飛機、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的原因。

當然???鍪裁瓷?猓?濟揮凶鑾??餑敲翠烊鼇19勻弧6翟凇!??饈切〉目捶ā2恍業氖牽?芏噯艘埠托〉南氳攪艘豢欏s謔牽?諫鉦塚??逅?兄菩問降慕鶉諂笠怠??鶉詵?襠紜3竅縲龐蒙緹禿痛禾燉鏘鋁艘懷∮甑鬨襠揭謊??氐紫虜歡係牧芽?惶跆醴煜叮?嗣嵌nσ豢矗骸壩矗∥頤巧鉦諞?卸喙?灼桃丫?鞘率怠o衷塚?鶉詵?襠纈窒褚惶跆醮核癜鬩?擁叵旅俺隼戳恕!?p>  就那麼一年多的功夫,深圳的大街小巷中納涼的人們,不僅像往常一樣談論股票,談論深圳建設的新聞,還在私下裡談開了金融服務社的存款業務。尤其是在股市像遊樂場裡的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的時候,把存款存入金融服務社裡就像台風中的漁船駛進了避風港般讓人放心。而且金融服務社給出的回報也不低,通常是存款一到金融服務社,那存款一年的利潤就給你送來了。

“在金融服務社存款,熱情、周到、回報高,真是沒得彈!”人們如是說。

也有人對金融服務社的貸款業務充滿敬意,他們說:“在金融服務社做貸款,就是痛快!不用求爺爺告奶奶,存款一到,馬上就做。與國貿大廈的三天一層樓的深圳建設速度一樣,這是深圳金融領域的深圳速度!”

到了一九九三年底,金融服務社的數量已經增加到十來家了。在金融服務社的名稱上,帶上金字的就有五、六家之多。什麼:金河、金龍、金虎、金江、金海、金鳳。你要是在深圳的大街上聽到人們議論五朵金花什麼的,千萬不要誤以為他們在說幾十年前拍攝的電影《五朵金花》,其實,多半就是談論金融服務社的事。

雖然市民對金融服務社評價不低,但人們在金融服務社混口飯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金融服務社的老總們不近人情,把自己的員工整得不像人。首先,金融服務社要在深圳銀行眾多的環境中分一杯羹,將他們的蛋糕切出一塊往自己嘴裡送,本身就是一個難事。其次,“價值表明存在”,這是深圳之所以成為深圳的不二法門:“你沒有成績?好的,誰也不說你的不是,請你繼續走路。”久而久之,在金融服務社工作的人,有的一個月能領到十幾萬元工資,有的隻領了幾百元。但是,沒有人說不合理,尤其是那些領錢少的人,領工資的時候看著那些用一個垃圾袋裝著十幾萬元錢的人走遠,才來到財務室,匆匆簽上自己的大名,領出並捂住那同樣用一個垃圾袋裝著的屬於自己的幾百元錢,快速離開。這情景,就像捂住自己大腿上長著的牛皮癬一樣難堪和見不得人——“怪隻怪自己沒有本事啊!在這裡混日子丟人現眼!你看,彆人也是用同樣的垃圾袋裝工資。在彆人的垃圾袋裡裝了幾萬、十幾萬,而你的裝了幾百塊,還好意思說嗎?這就是父母沒有優生優育的結果,說出去丟人!”

中國人是聰明的,有一句話可以成為人們心靈的寫照:“世上無難事,隻要有心人。”又有人說:“隻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當一個人想著自己人生的前景呈現出“自古華山一條路”時,他就會心無旁騖,專心致誌起來。這些金融服務社的員工來自全國各地,其創造性和敬業精神不可小看。

不到一年時間,他們就各自為戰,在業務發展上,創造出一整套足以與專業銀行分一杯羹的業務發展模式和拉客戶的手段,這真讓世人刮目相看。後來,不少專業銀行的業務骨乾,竟然不安心在專業銀行的工作,紛紛跳槽到金融服務社當起人才流動的先鋒,在金融服務社裡與自己原來的老東家分庭抗禮,爭奪起客戶來。

本書通篇所講的故事,其實都是與錢有關的,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金錢。它說的是:以市民銀行收編前的一家金融服務社——深圳湖貝金融服務社為核心,稍稍夾帶其他幾家金融服務社,在開展金融業務中如何絞儘腦汁迭出奇招發展業務,及至後來無以為繼、險象環生,終於由因為它們而誕生的市民銀行收編,及至後來,在市民銀行的旗幟下,繼續發生的一係列事件。

應該說,深圳在建立經濟特區前,由一個原本不起眼的小魚村——用一句鄉下話來形容,那是野狗也不來拉屎的偏僻地,發展到現在容納著一千多萬芸芸眾生的大城市,確實有很多燴炙人口的故事。很多從全國各地來的淘金者,在他們成功後時不時衣錦還鄉,滿麵春風地回到曾經養生過他們的故土,總是有講不完的在深圳創業的故事和該地遍地是黃金的見聞。這本書,卻是從另一個側麵敘說了深圳的遍地黃金是全國人民的血汗錢。與此同時,深圳之所以能成就今日之輝煌,當年的創業者“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的確可嘉,誠然,所繳交的學費也是不菲的。

至於故事中人夏天、王顯耀、莊宇、古丁力、羅藝、申一楓、黃鹿、秦現虹、陳作業、胡輝、卜一定、徐東海,以及楊或然、朱赤兒、李加盟、周凱歌、李一劍、吳維維、黃忠惠、區大郎、鐘凝風、陳連平、陳善為、邵華、邵敏、王老吉等等諸多人物,是算在深圳打拚的成功人士呢,還是失敗人士?小的不敢妄下結論。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台戲,好好壞壞都是題中之義。也有人說,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前好:也許得計於一時,但是到後來終將被人戳穿西洋鏡,難免晚景悲涼;而有的人後好:早年艱苦拚搏,常常徘徊在成功與失敗、順境與挫折的天平上左搖右晃,最終修成正果,臨老了得以怡兒弄孫、捋須自慰感歎人生。更有的人不知什麼原因應驗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讖語,眼看事業如日中天,卻像鋼琴家彈得興起正在搖頭晃腦、手舞身扭之際,琴聲突然嘎然而止,著實讓人歎為觀止;另一方麵,有的人眼看這也不順、那也碰壁,好運兒常與自己擦身而過,但是,綜觀其一生,雖然談不上飛黃騰達、光宗耀祖,但也不至於遺臭萬年、落下罵名,有時甚至還有塞翁失馬的幸運。這樣說來,要詳品眾生的“他山之石”,還是眾人眼裡各出西施了。好吧!那就有勞看官自個兒過目一番後再下結論。

好了,小的不阻您了。您接著往下看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