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九、從林則徐聯想到官場(2 / 2)

危險啊孩子 肖遠征 4779 字 10個月前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吟完這詩,夏天解釋說:“這首詩的意思是,我能力微小而承擔重任,早已精疲力儘,往後更加衰老平庸而難以支持了。如果對國家有利的事,我會不顧個人生死去做,難道能見災禍就逃避,見利益就爭奪嗎?如今把我貶謫到邊遠地方去,正是皇上對我的大恩,皇上養著我這個無才的人,正好勝任一名守邊關的士兵。在分彆的時候,和老婆笑談古代故事,請你也吟一首“斷送老頭皮”的詩為我送行吧!”

夏天接著說:“林則徐在新疆流放期間,還很樂觀的渴望東山再起,報國殺敵,盼望朝廷有朝一日起用他。當時,他寫的一副對聯就表達了他的抱負。”

接著,夏天吟道:

偶然風雨驚花落,

再起樓台待月明。

“其實,林則徐成就千古英雄不是偶然的。”夏天說:“據說他少年讀書的地方——福州西湖有個荷亭,亭後是宋代名臣李綱祠。林則徐也為該祠寫過一副對聯,那真是擲地有聲,豪氣乾雲。該聯雲:

進退一身關社稷,

英靈千古鎮湖山。

大家看,這不就是林則徐自己生前身後的寫照嗎?而林則徐的父親也是有點文墨的人,據說,林則徐外出做官時,他的老父親仍然住在鄉下,自己寫了一副對聯掛在廳堂上,挺有趣。”夏天吟道:

粗菜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

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

大家對夏天講的對聯興趣盎然。

然而,夏天所講的林則徐的故事,也許就是書中人的宿命也未可知。況且,世間人還在不斷重蹈覆轍。

中午十二點鐘,許愛群帶大家來到一個飯店,十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邊準備吃午飯邊聽王書記作黨日活動的觀感,和黨員在工作中發揮帶頭作用的啟發。王顯耀特彆強調:“陳行長是作為支行向黨組織積極靠攏的積極分子代表參加這次活動的。希望黨員同誌以後多幫助他進步。”

陳作業也很虛心地向各黨員表達了真誠的願望。

吃過午飯後,大家意猶未儘,將車開上剛剛通車不久的虎門大橋,上得橋來,陳作業把車停在路肩上,大家下了車,免不了又是照相,又是觀景。後來,大家重新坐上車,陳作業乾脆把車開到了橋的那一邊。

這時,夏天深有感觸地對大家說:“這座橋真的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產物,以前,我聽人介紹過虎門大橋從七十年代就開始籌建,曆經二十年到了九十年代末才建成。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當初國家窮,經濟不行。當年,橋沒有建起來,為了兩邊的運輸和往來,由一個港商投資搞了四條渡船,從這邊過渡到對岸要二十多分鐘。這渡船現在還在用。我們去中山看朱赤兒的廠房時還過渡過。”

王顯耀看到珠江口寬闊的江麵,心情也是格外的好。心裡想:“來南方發展算是來對了。”

夏天說:“珠江三角洲曆來是廣東的魚米之鄉,二十年前的生活就很不錯了。當年我到了順德、新會、江門等地小住一、二個月,生活比廣州還寫意,三毛錢三兩糧票買一頓飯,保管你吃得又飽又好。在這些地方的本地人,沒有多少個願意到官場上出人投地的。”

這時,謝友說:“王書記,什麼時候我們再到南海、佛山、順德走一走,長長見識?”

王顯耀認真地說:“支部是要考慮這個問題,讓大家知道外麵的世界真好。”

這次活動,可以說對黨員同誌還是有教育、啟發作用的。

有詩為證:

彩練橫空鎖大江,彰顯神州國運昌;

憑吊威遠凝神望,今日水鄉勝畫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