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三、喜歡幫助朋友的吳平(2 / 2)

危險啊孩子 肖遠征 6595 字 10個月前

吳平說:“在房間看電視。”

賴祥誌接著說:“上我這裡來聊聊天吧!”

於是,吳平就和李奇家到了14樓賴祥誌住的1404房。

聊天時,賴祥誌說:“老吳,不知鞍鋼什麼意思,20萬元交了這麼久,貨又不發給我,錢又不退還給我,在這裡又不能再等,我要去吉林辦事。”停了一會兒,他接著又說:“這20萬貨款是我老婆的。就因這20萬元的貨款搞得我無一日安寧,老婆天天跟我吵架、打架。說要跟我離婚。”

然後,賴祥誌寫了一個公司名稱和銀行帳號給吳平。又說:“如果你能幫我把這20萬元貨款追回來,我會好好酬謝你的!”

吳平說:“我不知道你這20萬元貨款的來龍去脈,要我怎樣幫你?”

賴祥誌說:“老領導,你不忍心看著我妻離子散吧!”轉而又說:“這樣吧,你幫我寫個借條,回去騙我老婆這筆款可追回,也好讓我向老婆有個交代。然後,你看這筆款能不能幫我追回。追回來了,我拿幾萬元給你喝茶。”

吳平考慮了一下沒答應。

賴祥誌又說:“老領導。看在兄弟的份上,幫我這個忙吧,我不會害你的!我隻是回去好向我老婆有個交差。”

當時,吳平看到賴祥誌講得那麼可憐,領導長、兄弟短的,已經動了想幫一把的念頭。心想:他曾經在深圳福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任董事、副經理時邀請過我,叫我到他自己公司工作,考慮到日後多一條路,解決自身的工作問題。幫他解決家庭問題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吳平在賴祥誌拿出的紙上寫道:

借 條

今借到賴總的人民幣二十萬元。

此據。

借款人:吳 平

1998年4月26日

吳平寫完後,將寫好的借條遞給賴祥誌,賴誌祥拿到借條後。便坐下來喝茶、聊天。大約晚上11點左右,吳平才和李奇家回1205房休息。

吳平和李奇家回房不到10分鐘,感到寫這“借條”不妥。便跟李奇家說:“我又沒有借賴祥誌的錢,為什麼要寫這個借條呢?”

李奇家說:“好像是有點問題。”

於是。吳平拉著李奇家再次到14樓賴祥誌住的1404號房間,吳平見到賴祥誌便說:“賴總。這樣做好像不妥當,萬一有了事怎麼辦?還是把借條還給我吧!”

賴祥誌不肯還借條,反而動情地說:“老領導,兄弟不會害你的,這樣都不相信我?!”

這吳平是江湖義氣很重的人,當聽了賴祥誌講“兄弟不會害你的”這句話,便遷就了他。賴祥誌接著說:“來,再玩一下麻將。”

吳平說:“我不太會玩。”

賴祥誌當眾宣布:“吳平的輸贏都由我負責。”

這樣,賴祥誌、包先生、李奇家和吳平四人一直玩麻將到次日淩晨。

這天上午九點多鐘,賴祥誌敲開1205房間的門,叫醒仍在睡夢中的吳平,說:“我先走了,去吉林辦事,有事打我電話聯係。”

時間飛快地過著,轉眼已經到了五月初,但是提貨的事情還沒有著落。吳平沒有估計到出差時間這麼長,手頭上帶的錢不夠,以至東拚西借。

吳平和李奇家在鞍山天河賓館12樓1205房住了14天,每天房租是178元一晚。當時姚遠交房租時交了2000元,在4月18日回深圳時給了2000元,合計4000元,14天時間,吃住共用去4400元,吳平本人出差帶了1500元,李奇家帶了1000元,那麼, 合計6500元,滿以為10天半月可以回來的,那時鞍山天氣比較涼,每人又購買了一套衣服,二人剩餘1600多元,在鞍山天河賓館實在住不下去了,吳平便打電話叫宋吉想辦法解決困境。

宋吉介紹其熟悉的朋友開的鞍山小憩園旅店給他們。吳平和李奇家住進後,交了200元訂金,雖說房租每晚50元,可對吳平和李奇家來說,身上隻剩1400多元,又要自己解決日常生活開支,也是很昂貴的了。吳平便和李奇家商量:吃飯每天控製在30元內。這樣住了6天後,不能說身上毫無分文,但也所剩無幾了。吳平一邊再向宋吉借錢,一邊打電話給姚遠,要他彙錢上來救急。

有一天,他們無錢吃飯,宋吉向朋友要錢也沒要到,隻好到宋吉住的鞍鋼招待所煮飯吃。到5月28日買盒飯的錢都不夠,隻好省錢買5毛錢一個的包子。這時,小憩園的老板姚亮家看到後都有點過意不去地說:“你們老板怎麼搞的,怎麼老騙你們把款彙了,十天八天都彙不上來。”

他接著說:“深圳特區到北方來做生意的也不會搞到像你們這個地步,房租沒錢交,連吃飯錢都沒有。”

姚亮家看他們確實可憐,有時煮好飯後也叫他們一起吃。就這樣,他們又熬了幾天,實在無法再熬下去了。吳平心裡想:不回去不行了。便撥通了他愛人夏芳的電話,叫她速彙錢來救急。

六月三日,吳平兩人來到到鞍山農業銀行憩園分理處,用金穗卡、憑身份證取到夏芳從深圳彙入的5000元,然後購了兩張下午2點40分沈陽至深圳的機票,當晚九點與李奇家一起回到深圳。

卻說這賴祥誌真的不是什麼好鳥,憑白無故的取得一張巨額借款條,心裡竟然一陣竊喜。將這借條放進自己的公文包裡之後,便當作這包裡平添了二十萬的真金白銀,在動起腦筋來。可憐吳平這位江湖義氣十足的七尺奇男,從此掉進了一個人為設置的陷阱裡,整整掙紮了三年之久。

欲知後事如何,還得待小的回過神來,詳加敘述。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