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二、一塊被置換掉的抵押土地(2 / 2)

危險啊孩子 肖遠征 3644 字 10個月前

檢察官又問:“做貸款的經辦人還在行裡?”

夏天說:“當時做貸款的信貸經理還在。我帶你們直接向他了解情況行嗎?”

兩位檢察官說:“那最好。”

於是,夏天帶著他們到了徐東海的辦公室。他們關起門來談了一個上午。

後來,徐東海送走他們後,來到夏天辦公室。對夏天說:“龍崗檢察院還沒有立案,先來了解一些情況。”

夏天說:“這是一個機會,你跟他們公司的法人代表陳華施加壓力,要求他們還點款,我看會有效果。”

第二天,徐東海真的給陳華打了一個電話。說:“陳總,我現在下不了台了。因為做了你們公司的貸款,檢察院都找上門來了!”說是要她解解圍、救救急。

電話打了不到兩天,陳華就派財務送來30萬元的支票還利息,並要求對該地塊的拍賣推後一個月。

話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深圳各級地方政府對招商引資、借雞生蛋仍表現出很高的熱情。不少村委隻要聯係到外商投資的線索,就不惜用寶貴的土地資源作為交換條件,采取各種優惠措施,拉住外商。有的外商沒有交地價款,村委主要乾部便親自跑政府有關部門,硬是苦口婆心,拿下土地批文,甚至做出房地產證給外商到銀行融資,做出抵押貸款,建設廠房宿舍。這當中有不少外商因為深圳的這些靈活措施而受惠,著實在深圳發了財,把企業做大做強。但是,也有不少像過江龍一樣的所謂外商,用沒有花多少錢的房地產證拿到銀行抵押了巨額貸款,像大款一樣有模有樣地操作起來。但是,一旦企業的資金鏈斷了,無論是村裡還是企業,都是雞飛蛋打,土地變為銀行的拍賣物,村裡便做成了一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而這實得利公司早年首先憑著與廣州天河的一個企業的一紙合資合同,弄來了第一桶金,作為對石龍坑地塊的前期開發費用,當村裡為該地塊的房地產證辦下來之後,它便馬上拿到湖貝金融服務社抵押貸出了650萬元貸款,繼續著外商投資開發建廠的神話。當貸款合同到期不能還款時被迫與銀行對簿公堂,又拖了一段時間。現在,當銀行依法查封這塊地的時候,當地村委便開始著急起來,急忙向區政府求救。於是,便有了區檢察院前來了解情況的情節。

就各級政府而言,出於對鄉、村人民群眾利益的關注,不定什麼調子,到有關部門了解情況,然後根據客觀情況再作對策,也是人民政府和政法機關應該有的態度。

考慮到檢察院都跟進了案件,夏天敏感地意識到:實得利公司這塊地的問題顯然沒有這麼簡單,應該引起注意。他迅速從區政府了解到:這塊地雖然抵押給了銀行,但因為五年都沒有建設起來,政府考慮到換地、賠償的代價都不大,區人民政府準備在這一地塊周邊地帶搞一個龍崗的重點旅遊項目——中國飲食文化城。於是,市規劃國土局龍崗分局1998年2月19日,以一紙紅頭文件把實得利公司在石龍坑的工業用地挪到了阪雪崗工業區中浩工業城。該文稱:原我局“調整用地紅線的12000平方米工業用地,因其地塊所在地規劃調整,已不適合作工業用地,現將你公司上述用地調整到阪雪崗工業區中浩工業城。請接文後,速來我局辦理調整用地紅線的有關手續。”雲雲。而作為以該地塊用於抵押的貸款銀行來說,這種調整是最具風險的。也就是說,如果該公司的前期投入遠遠低於650萬元的話,這家外商企業完全可以置之不理,隻要求政府賠償前期投入,拿到賠償款後一走了之。那麼,銀行的近千萬元本息,就束之高閣了。

事情果真如夏天所料:經進一步了解,實得利公司的法人代表陳華已於1998年4月28日應約到區政府大樓1719會議室就賠償問題與政府協調。開完會議後,該公司熟悉香港法律和中國法律的高層管理人員就盤算著如何應付合作方和銀行的債務,推敲起不可抗力、合理避債的借口來了。

這就是掛著外商之名的實得利公司的法人代表陳華之所以在接聽了徐東海一個電話便派財務送來30萬元的支票償還欠息,並要求對該地塊的拍賣推後一個月的緣由。當他們在一個月內拿到了政府的賠償款,便可一走了之。到那時,作為債主的市民銀行湖貝支行就是有飛天的本事,對他們也隻能徒歎奈何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