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意民問道:“你向他的行長了解了原因嗎?”
郝見光說:“我叫陳紅直接打電話給湖貝支行的行長胡輝,但是,總是聯係不上。”
沈意民說:“你叫陳紅以我的名義,直接找陳作業,問夏天為什麼不來參加總行會議,並叫她直接告訴我。”
郝見光來到陳紅的旁邊,對她小聲地耳語了幾句,陳紅站起身,到信貸部辦公室打電話去了。
十幾分鐘後,陳紅站在沈意民與郝見光之間,側重對沈意民說:“湖貝支行的陳行長說,夏天早在十月份就已經被免職了,據他說,好像已經到彆的地方上班了。而今天要參加會議的許愛群、徐東海也已經離開湖貝支行。”
沈意民問道:“他們走後,總有接替他們的人,為什麼不來參加會議呢?”
陳紅看著郝見光,漸漸地臉紅起來。
這時,郝見光說:“會議通知是辦公室統一在自動化辦公係統通知的,可能其他人沒有看到。”
沈意民說:“想必前幾次信貸會議,湖貝支行沒有人參加也是這個原因吧?”
郝見光不敢吱聲。
沈意民在心裡想:“看來,夏天與我聯係了一次,覺得沒有下文,便考慮離開了。但是,我也幫不到他什麼。隻是,不要影響湖貝支行的‘兩清’工作才好。”
樊婷和夏天在悉心經營著隨意來花藝店,而且越搞越有興趣。漸漸臨近春節的時候,生意也越來越好,每天能有500多元的銷售額,這與銷售196元就能達到經營盈虧平衡點(不含夏天夫婦的報酬)的概算來分析,全月要達到一萬五千元的銷售額不難。這樣的話,毛利就能接近一萬元,扣除3000多元的費用和房租支出,少說也能賺個五千元。而事實上,每月賺到這錢,沒有一點精神壓力,勞動強度也不大,家裡還請了一個人,可以輪換著做做家務、搞搞衛生什麼的。
夏天看到花店的經營狀況,不無得意地對樊婷說:“在我四歲的1961年,就因為母親響應政府號召,全家從縣城重新回到農村老家。我在農村的體會是:隻要自己勤勞,日子就會比彆人過得好,從來不用為自己的生計擔心,因為農村有田有地。而到了城市,一直對排除家庭生存風險心中無數,也就是說,風險和不確定性始終存在。我們搞這個小店,是日後在城市生活的家庭以店養家,以店壯膽的很好的選擇。即便是小孩日後參加工作了,也要搞成前店後家,一家既有人打工,也有人當老板,保持多維的營生模式。這樣,縱使當中有人失去工作的時候,也能使一家人繼續在城市裡生存下去。”
樊婷在調入深圳後,一直在特區總公司的直屬企業當財務主管,公司不可謂不大,也吃過大鍋飯。但是,更多的是見識過深圳企業“大有大的難處”和船大難掉頭的窘境,對夏天的一番感想,也是感同身受。便附和著說:“我們現在積累一些經驗,將來夏宇工作了,結了婚,就叫我們的兒媳婦開店,夏宇去工作,這樣的話,一家便不怕風吹草動。”
夏天表示讚同。
一天,設在華強北路的交通銀行一家支行行長通過朋友了解到夏天的情況,專門到深圳的分行作了請示,準備把夏天接過去。但是,上麵的意見是:考慮到夏天的年齡,要試用一段時間後再考慮辦理調動手續。這行長好像很有把握地誠邀夏天先到支行當一段信貸營銷員,待站穩了腳跟後再與總行協調正式調動問題。
夏天聽後,對這位行長的好心和熱情表示十分感謝。然後,對介紹他的朋友說:我現在還是充當宋朝蔣捷筆下的賣花人來得更寫意一些,你看,他那叫做《昭君怨·賣花人》的詞填得多好:
擔子挑春雖小,白白紅紅都好,賣過巷東家,巷西家。
看官:作為在同一家銀行的兩種法人體製下都當過信貸經理的夏天,在市民銀行接管後,經受了四年作為貸款經辦人的是是非非和作為支行的主要組織者主持舊貸款的清收工作的壓力後,卸下了肩上的重擔。一旦壓力全消,一種“無意苦爭春”的疲態便自然而然地釋放出來了。此時,讓夏天更真切地感悟當年寫作《桃花源記》的陶淵明老先生,為什麼源自官僚世家的他,在其剛步入四十歲的時候,就辭官歸裡、躬耕自資。並在悠然自得之時,端起酒杯哼出噲炙人口的名句: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就這樣,在經曆了胡輝、申一楓的一番折騰之後,一個剛剛四十出頭的資深金融工作者,一個有著三十餘萬字經濟金融論文的著作權人,一個掌握著市民銀行數以十億計舊貸款的潛在清收財產的行家裡手和知情人,一個崇尚“進不圖名、退不避禍”的人生境界、敢於承擔曆史責任而又不屑與跑官要官者為伍的錚錚硬漢,一個信奉“沒有最好,隻能更好”的工作理念,對崗位工作一絲不苟的、在理論與實踐上均有深厚功底的資深經濟師,在一番比較之後,覺得當個體戶、權作賣花人比在市民銀行工作來得更寫意、更輕鬆、更悠然自得。可想而知,此時的深圳市民銀行的工作環境,在申一楓數年的操弄之下,顯得是多麼的惡劣和不儘人意!
而夏天其人,文能夠以言立世,武可以自種自收;在位時能夠運籌帷幄、指點江山,離職後可以親力親為、營生養家的能耐在經營花店中進一步表現出來。他在續寫著自己能上能下,可官可民的跌宕人生之不朽傳奇。
夏天夫婦經營隨意來花藝店勤進勤出、薄利多銷,悉心培育客戶群,用心運作個體經營的作為和心態,有一首詩可以作為其注腳:
火力不能銷地力,亂前黃菊綻繽紛;
自種自收圖自足,誰知堯舜是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