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子在府城做官兒;小兒子在縣裡邊隨父母打理書院、邊繼續準備科考;女兒隨女婿赴任南方,雖然遠了些,日子過得卻不錯。
三個孩子個個孝順又出息,父母自然心情舒暢、麵上有光。
宋筠去王家的次數不多,一般都是過年或中秋的時候隨著長輩去拜訪。因此,宋筠對宋姑母有些生疏,隻被她摟在懷裡問了幾句話。
左不過是些:
“筠姐兒可還記得姑奶奶?怎麼長這麼高了?姑奶奶家裡有個比你大幾歲的表姐,有空就去找表姐玩啊。”
宋筠充分發揮小孩子的賣萌優勢,把宋姑母逗得笑了一會兒,才完成任務般地被沈氏和宋茹帶走了。留下兩個老太太談正事。
長輩上門做客,是要留飯的,沈氏把宋筠托付給宋茹:
“茹娘,我得去廚下準備些飯食,想必姑母一會兒是要留下的,你幫我把筠姐兒帶去你那屋吧。”
看著女兒離開,沈氏才有些發愁地揉了揉眉心。
青麥雖然極其擅長摸魚,卻是個有眼力見的丫鬟,看沈氏的神色,就猜到她在考慮準備什麼樣的吃食,連忙安慰道:
“娘子何必煩心呢,家裡肉菜是儘夠的,哪怕是去外麵買些鹵菜,時間也來得及。”
沈氏解釋道:
“我倒不是擔心沒菜,而是擔心做得不入口。如今天氣這麼熱,咱家老太太都有些苦夏了,更何況姑母呢,這把歲數了,吃肉食難免有些油膩,還容易不消化。但是單用素菜招待長輩,又顯得不夠鄭重。”
她一邊解釋,一邊移步廚房,看李婆子翹著腿坐在門檻上正啃白蘿卜,不免有些惱怒:
這老貨,真是憊懶得可以,仗著老太太撐腰,怕不是以為自家就得供著她了。
她一惱了,神色難免帶出幾分,李婆子訕笑地站了起來,解釋道:
“大娘子來了啊,您可能不曉得,咱家姑太太哇,不愛吃肉。我想著,素菜或煮或蒸的,也不費事,就準備晚一會再做。”
沈氏自從嫁了來,接連懷孕生子,雖然也掌管了部分家事,卻也不好輕易調動家裡的下人。尤其是李婆子這種老油條,整日在宋老太太身邊陪著拉呱家常,沈氏對她也一向禮遇有加。
如今哪怕是知道李婆子在偷奸耍滑,她也不能一下子就罰了她,省得她在宋姑母麵前鬨起來,可就這麼放過她,又有些不甘心。
沈氏乾脆指揮著她團團轉地做事,一邊讓她傳信給外院的李伯,讓他去買些鹵味、飲子回來;一邊又要她去取些冰送去正廳,以防兩個老太太中了暑;還時不時要她去宋老太太的院子裡看看情況,以便及時準備好飯菜。
待李婆子遛了八九圈,腿都快跑細了,那老姐妹倆才聊完了,沈氏得了信兒,就去對兩個長輩說:
“母親和姑母若是聊得差不多,也移步飯廳吧,相公也快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