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宋茹的婚事糾葛(1 / 2)

原本呢,宋茹若是本本分分守一輩子望門寡,馮家再賣力宣傳一下,打通關係報上去,也能得個貞節牌坊。

隻是,馮家太急切了,他們怎麼等得起幾十年呢?恨不得立刻就“上達天聽”,讓皇帝知道沂州府有這麼號人家。

而最快的辦法,就是讓宋茹為追隨丈夫而自儘了。

宋茹之所以守著,固然有自小學《烈女傳》受到的影響,更多還是出於對亡夫的感情。

為丈夫守節,她心甘情願;為馮家去死,她沒傻到那份兒上。

好在宋家雖然是在宋念考上秀才後才寬裕了一些,宋老太太怕女兒在妯娌麵前沒臉,還是忍痛花了幾個錢,給她買了個小丫頭,陪嫁過去。

這個陪嫁的丫頭,救了宋茹一命。在發現馮家明裡暗裡逼她自儘的時候,宋茹就偷偷把陪嫁的丫頭送了出去。

宋茹的長嫂掌管了一部分家事,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了:

讓她替弟媳出頭,她沒那個膽子,也怕影響長房在公婆麵前的受重視程度;但是真看著弟媳去死,也有些不忍。

乾脆放這小丫頭一馬,宋茹是生是死,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被告知馮家打算的宋老太太憤怒了:

前麵說了,北方民風相對彪悍,思想禁錮並不嚴重,守寡的常見,再嫁也不少。

哪怕是在王家這樣有人做官兒的人家,比宋家更看重家族女眷的名聲,也沒喪心病狂到逼兒媳自殺以求朝廷表彰的地步。

更何況是馮家這種風光過去上百年、如今不過是有幾百畝田地的本地鄉紳呢?打算借女人的名聲走捷徑,未免太想當然了。

宋老太太可犯不上體諒馮家的百年蟄伏、翻身大計,很痛快地翻了臉,請求族親幫忙,打上門去,把宋茹接了回來。

宋姑母也迅速讓兒子找人給馮家遞了話,問他們能不能承擔得起弄虛作假、欺騙皇上的後果。

這話,當然是嚇唬人的。

事情鬨大了,馮家固然會擔上個不慈、狠毒的名聲,卻也會得到某些對女子貞烈之名看重得幾乎要瘋魔的“老學究”的支持。

而宋茹,也落不了好名聲。丈夫死了,妻子自儘殉葬,有錯嗎?沒有,這是被皇帝都大力讚揚的“節婦之德”。

宋茹竟然需要婆家逼迫自儘,甚至還要反抗,豈不是說宋茹不夠堅貞?甚至宋家的門風,都要被彆有用心的衛道士懷疑。

因此,王璞不過是摸準了馮家的執念,對症下藥罷了。

姑嫂倆配合默契,馮家隻得乖乖把宋茹的嫁妝也送回宋家,這門姻親,也就斷得差不多了。

宋筠聽著聽著兩個老太太全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冷漠態度,反而積極為守寡的宋茹籌謀將來事;

又聽著一向安靜寡言的宋茹這麼果決地自救,全然不似她想象中的逆來順受的古代女性,不由得對這家人更有好感了。

宋筠對這個時代的理念,也有了新的認識。

必須說,現代人對古代,也是有很強的刻板印象的。裹小腳、守節、貞節牌坊,幾乎構成了宋韻對古代女性的惡劣生存環境的全部印象。

當然,強製性的守節,不是說沒有,隻不過這種極端嚴苛的限製,很多時候是屬於少數的家庭,最起碼在宋韻穿來的時代,是這樣的。

這不由得讓她鬆了口氣:她不是勇敢的人,更沒有突出才能,大概率會過絕大多數普通女性會過的日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