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些吧,可以一塊兒吃午食,我家廚娘做飯很香的。”
趙桐皺皺鼻子,她從小就吃藥,苦藥湯子喝多了,胃口也不太好,吃不得腥、吃不得葷、吃不得油膩的食物。
但是身體越不好,家裡人越想讓她多吃些有營養的,惡性循環,她越來越不愛吃飯了。
不過剛認識的妹妹對她發出邀請,她舍不得拒絕,還是點頭同意了。
回去和兩位祖母說了這事兒,兩個老太太都挺樂意,兩家馬上就真正成親家了,孩子們能相處得好,她們自然是願意的。
基本上看到趙桐吃飯時的樣子,就知道趙老太太為什麼那麼擔心這個孫女兒了:
實在是趙桐的胃口是真的小,而且極為挑食,不吃雞蛋,也不吃肉,更不樂意吃飯,隻挑了幾口素菜,就一臉釋然地放下筷子。
宋筠忍不住感歎一句世界的參差了:
雖然古代缺乏很多調味料,以至於味道沒那麼多層次,但是這新鮮的、真吃蟲子長大的的雞鴨鵝肉,純正的土雞蛋,一點農藥都沒打的蔬菜,她在現代根本都吃不起好麼!
不然也不會就著李婆子這馬馬虎虎的手藝,還能吃得這麼香。而趙家請了三四個廚娘,都沒成功讓趙桐愛上吃飯。
等宋念他們回來,宋老太太就和兒子商量起了趙桐來玩的事:
“桐姐兒今來和咱家丫頭玩,兩個人相處得不錯,也說好了以後常來,估計午食也就在咱家吃了。”
這個時代,在親戚家吃飯、暫住、甚至長住,是很常見的事兒,像田滿,在宋家一連住了好幾個月,衣食住行皆和宋家子女一致,臨過年才被接回家。
趙桐雖然和宋家沒血緣關係,卻是宋茹鐵板釘釘的繼女,論關係,比田滿還親近些。因此,宋念沒有異議。
宋筠補充了一句:
“可是桐姐姐不愛吃飯,今天來家裡隻吃了一點點菜。我們是不是改改做菜的方法?總不能讓姐姐餓著肚子回家吧。”
宋老太太尷尬了一瞬,家裡孩子說了好幾次覺得李婆子做菜太敷衍,隻是她一直覺得食材好就夠了,此時想著可能被趙家人覺得自家廚娘水平不行,才意識到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她連連點頭:
“應該的應該的,我明日就和李婆子說,讓她趕緊改善一下手藝。”
沈氏想得更遠些,乾脆趁此機會提出給女兒安排自己的院子:
“娘,我想著,倆孩子年歲相仿,若是處得好,既是表姐妹,又是手帕交,難免常來常往。那最好還是在家裡給桐姐兒準備個小住的房間。
而且咱家筠姐兒也大了些,也該自己住了,還不如趁這個機會,給她收拾出個院子,再給桐姐兒安排個歇息的屋子,省得倆孩子在我們院裡玩得不自在。”
宋老太太自然是應了,趙桐常來,自己閨女也能常回來呢,這是好事。
宋筠借著趙桐,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地方,雖然不能聽宋念夫婦說些八卦了,卻也有好處,那就是自由度更高了些,空間裡的東西,偶爾能拿出來用了。
因此,在宋策宋箴占了個院子後,宋筠也有了自己的院子,隻有三四間屋子,沒兩個哥哥的院子大,倒也絕對夠她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