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一母同胞的親哥哥,宋筠也沒什麼好隱瞞的,直說了自己的想法:
“我就是見不得她拿娘做筏子。想讓娘操持姑姑的婚事、想讓娘出錢給姑姑置辦嫁妝的時候,她就說‘需要兄嫂幫助’,如今卻又說爹在扯姑姑後腿,哪有這樣子過河拆橋的。”
宋策和宋箴又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嬰兒,自然明白宋筠的意思,其實他們心裡,未嘗不替自己親娘覺得委屈,隻是不便說出來罷了。
宋箴忍不住想替祖母說句好話:
“其實祖母她……”
宋筠:“你閉嘴。”
宋策也瞪了他一眼:做長子的,肯定不能攛掇弟弟妹妹對長輩不敬,隻是他也被祖母那句話氣到了,目前並不想和稀泥。
宋策又囑咐了一句:
“你可彆把小妹今天說的話告訴祖母。”
宋箴抱屈:
“我難道是個傻子嗎?怎麼你們就覺得我是叛徒啊。”
宋筠哼哼了兩聲,有點惆悵:本以為讀書之路一片坦途,沒想到還沒開始就被阻止了,這可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
她意興闌珊地揮了揮手:
“行了,這麼晚了,都回去睡覺吧。既然我不能去趙家讀書了,那你們以後抽空教我吧。”
宋策和宋箴有點尷尬,這種自己讀書、妹妹卻讀不起書的感覺,還真是有負罪感啊,兩個人猛地點頭應下,這才你推我搡地出了門。
白芷看小姐不開心,有些憐惜。
其實在他們鄉下人家,讀書這事兒,是想都不敢想的,祖父母罵幾句甚至打兩下也正常。隻是在宋家待久了,她自然是向著自己的小主子的,安慰道:
“筠姐兒,我看老爺夫人還是向著你的,等老夫人氣消了,再勸勸就是了。”
宋筠正想對著白芷吐槽幾句那老太太的蠻不講理,餘光卻瞥見正相攜而來的宋念夫妻,轉而茶言茶語地說:
“彆說了,我不想讓爹娘為了我而操心,也不願祖母不快。這書,不讀就不讀了,大不了我去府城隨外祖父母學學醫,想必祖母總不至於還不同意吧。”
宋念聽了,原本想教訓女兒幾句的心思也淡了下來,看來孩子並不是不懂事,隻是被氣得口不擇言了而已。
對著這樣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想父母操心地孩子,宋念還能說什麼呢,隻能走過去安慰道:
“筠姐兒,這幾日你姑父剛剛新婚,也沒時間去請先生,等再過段時間,爹就去和他一起請先生,到時候咱家多出些錢,並不會讓你姑姑為難。”
沈氏也說:
“本就不是什麼為難的事兒,他家桐姐兒要讀書,卻不願意一個人。我家筠姐兒也想讀書,隻是找不到合適的先生,兩好並做一好,明明是皆大歡喜的事,誰曾想到,”
說到這裡,沈氏錘了丈夫一下,有些惱怒地說:
“我這做嫂子的,什麼時候虧待茹娘了,竟成了利用小姑子的惡媳婦兒。我也看明白了,為你家做多少事,在娘心裡,我也是個外人。我是外人也就罷了,可憐我這女兒,也不招人待見。罷了罷了,你們不待見,筠姐兒還有我這個當娘的,還有沈家這個外祖家,總不至於沒地方去。”
宋念在老娘和妻子中間受夾板氣,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連忙用求救的眼神看向了宋筠。
宋筠心想,我一個五歲的女童,哪裡就看得懂你使眼色是什麼意思了,隻順著沈氏的話往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