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整日整日地在趙家,宋筠難免和趙家老太太打個碰麵,畢竟她也不是天天在佛堂吃齋念佛的,也得出來透透氣。
要說這趙家老太太吧,宋筠最初的確有點擔心她的性子,畢竟寡婦婆婆,在所有婆婆種類中,也屬於最難纏的那種了。
但這老太太在她病的時候還主動來念經,不管有用沒用,宋家都承人家的情。再加上她也沒有總讓兒媳婦去伺候,更沒有什麼“跪下撿豆子”,“跪下抄佛經”等宅鬥戲裡的常規惡婆婆行徑,宋筠對她倒是印象不錯了。
隻是,和她一塊兒吃飯後,宋筠才發現,這老太太竟是檸檬精轉世啊,時不時酸言酸語幾句。
比如某一天,趙姑父中午不回來吃飯,老太太先是說:
“這二郎,整日也不知道做些什麼,之前家裡是沒媳婦等著,他常在外麵吃也就罷了,如今有了媳婦,他還是隔三差五要應酬。茹娘,委屈你了,等他回來,我好好說說他。”
宋茹隻能替丈夫解釋:
“娘,倒也不是應酬,說是有個朋友病了,他去看望一下,因著比較遠,中午就不回來了。”
宋筠本來還想著,這老太太也夠體貼的,還能想到兒媳婦需要人陪,結果就看老太太的臉,在聽到宋茹的那句話後,肉眼可見地僵了幾秒,然後長歎一聲:
“也好,有了媳婦,就不用我操心了,要去哪裡,也不用告訴我了。”
或者是,在宋筠、趙桐和宋茹開心地聊著天的時候,趙家老太太就顫巍巍地過來了,一看到這幕,就表麵欣慰內心泛酸地說:
“桐姐兒有了娘,到底是和跟在祖母身邊不一樣,性子都活潑了。看來比起祖母,還是更喜歡娘啊。”
往往是這話一出,宋茹是道歉也不對,裝作聽不懂也不對,隻能打著哈哈地把話題差過去。
一來二去的,宋筠都替自家姑姑發愁了,這種婆婆,不打不罵,看起來事兒不多,但是膈應人啊。
試想,你每次和丈夫說話的時候,都有個老太太一臉悲苦地賣慘,每次和繼子繼女親近的時候,也都有個老太太在旁邊說酸話。日子久了,不影響家庭關係才怪。
日子久了,趙家老太太也把檸檬精精神也發揮到了宋筠身上。
這事兒,還得從盧夫子的教學安排說起。
前麵說了,宋筠她們一日上一個半時辰的文化課,換算成現代時間,也有三個小時了。
這時長,說長不算長,說短也不算短了,尤其是古代的文章也好,詩詞也罷,都很簡潔,字數有限。因此,學半個月,正經能學不少東西了。
盧夫子看兩個學生腦子還算夠用,學得也比較順利,乾脆提出每半旬考一次試,考完可以休息兩天。
為著這兩天的休息,宋筠和趙桐連個磕巴都沒打,迅速就同意了這個交換條件,然後兩個小娘子就迎來了第一次“半月考”。
倒沒什麼題型,就是抽查背誦,以及默寫課文,這兩項都考過了,又讓宋筠和趙桐組織語言講講對前半個月所學內容的理解。
這樣的考試,說起來,算是宋筠欺負人了。畢竟《三字經》這種經典中的經典,哪怕因著兩個世界的曆史有些微出入,宋筠有前世的經驗,學得還是很快的,尤其是理解能力方麵,肯定比趙桐這種真小孩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