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說跟你去吧,你不許,我若是去了,哪能讓他接近了你啊。要說他們家丫鬟也是,怎麼能放客人獨自待著呢?”
白芷說的是下人,其實是有些埋怨孫若瑜,覺得她不該扔下筠姐兒自己走開。
必須說,正常人的確跟不上奇葩的腦回路,這也是孫若瑜和宋筠根本沒想到的地方。
要說他們惡毒吧,還沒惡毒到毀了你名聲讓你嫁不了旁人的地步;要說不惡毒吧,算計個小女孩算什麼事兒啊。
不理解,真的。
宋筠理虧,知道出了這檔子事兒,以後沈氏對白芷的要求就更高了。說不定還得讓她學學拳腳,誰讓宋家下人少,做不到電視劇裡那樣一個人有十幾個人伺候的排麵呢,隻能辛苦白芷了。
回了臥房,把白芷哄走,讓她去幫李婆子的忙,自從青麥被買走,家裡人手嚴重不足,宋筠基本上輕易不拘著白芷在自己身邊待著,畢竟掙錢要緊。
宋筠換了輕便的衣服,拉開凳子,坐在書桌旁,發了會兒呆,雖然結局不儘如人意,但那道乾貝四絲是真的香啊。
她從空間翻出一個本子,又拿出一根水筆,默默寫手賬,重點是得把菜譜大致記下來,這要是穿回去,都是珍貴的古代菜譜啊。
閒來無事,她又畫了幅簡筆畫,重點描繪了一下“宋俠女拳打軟腳蝦”的熱血場麵。
唉,穿越到古代,連漫畫都沒得看了,隻能畫了給自己看,也不知道她追的那本妖怪在現代的日常生活的漫畫完結沒有。
晚上宋念回來時,已經在彆人口中聽說了另一個版本的“真相”,就是那個“惡徒冒充孫二郎搶奪宋家小娘子手鐲,最後被她一腳踹倒在地”的故事。
回來後三個人一合計,這不對啊,又一塊兒來找宋筠了。
宋筠這才發現她忘記說輿論戰的事兒了,連忙說了一番自己當時的心路曆程,在贏得老太太一句“腦袋瓜聰明,像你祖母我”後,她功成身退,把剩下的事交給長輩們了。
第二天一早,傳說中“甜美”如棉花糖的孫縣丞就帶著老娘來了。
沈氏沒讓宋筠露麵,覺得這事兒不該讓小孩子聽,但宋筠實在是好奇孫二郎的情況,她有不能等開學的時候問孫若瑜“你二哥走路姿勢有變化嗎?”,所以隻能在屏風後麵聽壁角了。
兩個老太太你來我往的一通互懟,還伴隨著孫縣丞嗬嗬嗬的傻笑聲,真不愧是傳說中被罵也不生氣的棉花縣丞啊,夠能忍。
但沈氏卻忍不了了,尤其是那個老婆子口口聲聲“我家二郎隻是喜歡妹妹,想和她說說話而已。”
沈氏不由得冷哼:
“謝謝您家抬愛,但我家女兒隻有六歲,怕是沒法子回應孫家二郎的喜歡。更何況,哪怕我女兒今年十六歲了,我家也沒有繞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去私相授受的傳統,建議您孫子回他外祖家找妹妹去,可彆來我們清清白白的人家撒潑。”
沈氏想到閨女昨天晚上心心念念的手鐲,也決定要回來,她倒不是心疼銀錢,而是不希望閨女的貼身首飾在彆人手裡拿著。
她又補充道:
“另外,如今怕是不少人知道您家有個歹人強搶我家女兒手鐲的事兒了,我們給您家留了個麵子,沒直說歹人是誰,所以做我們還是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解決這個事兒吧,省得明天孫家成了百姓們口中的賊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