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茂一臉懵逼,要怎麼替孩子想?能科考的那個,隻有兩歲,話還說不利索呢。他總不能給他啟蒙吧?
至於女兒,他也有抽空教她識字,更何況女子又不能參加科考,那讀書也不是那麼的要緊,鄭茂還特意囑咐妻子管理家事的時候把女兒帶在身邊,讓她耳濡目染地學習一下。
鄭茂自覺已經做的不錯了,尤其是對比一下當年整日眯著眼睛讀書、連吃飯都得被他看著,生怕對方把墨水蘸進去吃了的的自家親爹,他真的再負責任不過了。
鄭茂實在不明白,自家親爹怎麼又看自己不順眼了?難不成多了個學生,兒子就成抱來的了?
“你說你替孩子想什麼?丫頭都七歲了,你不想想她親事還沒著落呢。有你這麼個秀才爹,如果不趁著我還在的時候給丫頭定了親,那她可就隻能像你大姐那樣,嫁個普通人家了。你難道舍得?”
鄭茂心想,自家大姐,日子過得也不算差呀,而且老爹明明對大姐夫評價一向不錯的,如今這是說什麼呢?
不過鄭茂轉念一想,也猜到自家老爺子怕是對孫女的婚事有一些想法了,又不好意思主動說,隻能找個借口訓他。
鄭茂連忙服侍自家老爺子坐下,殷勤地問:
“爹,您老人家有什麼想法就主動說唄。咱們爺倆什麼關係?您還跟我藏著掖著呀。我閨女,那不就是您孫女嗎?做爺爺的,對孫女的婚事有些想法,誰還能說什麼嗎?”
鄭翰林輕咳了一聲。緩緩地問:
“你覺得你師兄家的兒子怎麼樣?”
鄭茂想了想宋念家的兩個兒子,試探地問:
“您不會看上了宋策吧?這估計不成。師兄很明顯是有前途的,對這個兒子也寄予厚望,肯定是願意等幾年再給他說親,找個有助力的嶽家。因著您的麵子,他倒也有可能同意,但那不成了我閨女被人家挑剔了嘛,還是算了吧。”
鄭茂倒是對自己的自家的情況看的很明白,他們家如今但凡有一些風光,那基本都是老爺子的,和他可沒什麼關係。和他閨女鄭梅的關係更不大。
那何必讓自家閨女去占了宋家長媳的位置呢?等日後宋家發達了,對這門親事不滿意,豈不是壞了兩家的交情?
反正有個師徒名分在,宋、鄭兩家隻要互相不做得過分了,這交情就能維持下去了,乾嘛多此一舉呢?
鄭翰林用扇子敲了敲兒子的腦門,說道:
“你也知道,你給倆孩子拖了後腿呀,你要是繼續科考,那我孫女做宋家的長媳又有何不可?”
鄭茂西皮笑臉的把頭湊過去,讓自家親爹隨便打,卻絕口不提繼續科考的事。
鄭翰林知道自家的兒子從小就主意大,也懶得在勸也懶得再勸,而是解釋道:
“我當然知道,這長媳的位置瞧著風光,實則燙手。我看中的是你師兄的二兒子,宋箴,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