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念問表哥:
“難不成朝中諸公竟都由著她胡作非為?”
王璞無奈地說:
“那又有什麼辦法?可太後如今變成了這樣,說不準就是遺願了。死者為大誰還跟一個將死的人去計較什麼?”
“她如果真看上了晉王妃的位置,何不最初就阻止這件事?哪怕是如今,這麼難堪的事都做了,何不做得徹底一點,把晉王和雅維的婚約解除了。”
真想替娘家下注,那也應該下在在大皇子
第142章李氏道明原委 (第24頁),點擊下一頁繼續。
,二皇子身上了,再不濟,如今還在京中、並且頗為受寵的五皇子也是可以的。
而若是選了晉王,正經外戚之家,努努力搶個王妃也是使得的,乾嘛看準了妾室呢?這就是讓很多人都迷惑以至於不敢輕舉妄動的地方。
沈氏想不到朝中之事,隻是有些可惜,在她看來,王雅維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小娘子,合該有一段美好的姻緣。
可如今看來,即使妾室的身份不討晉王喜歡,可當王雅維因著守孝遲遲不能進門,人家少年男女日日相對,難保不會產生感情。
都說少年夫妻感情是最好的,就是因為在少年時期日日相處是最容易產生感情的,可現在王雅維和晉王是名義上的夫妻,可這日日相處的卻是另一個女人。
等到一年後,或者說一年多以後,王雅維再進門,體麵或許還是有的。可感情就不見得了。
也難怪李氏這些日子這麼著急了,當娘的嘛,都這樣。
想到這裡,沈氏難免聯想到自家女兒,看來這婚事還是得早早尋摸,不然好的都被人挑了去了。
就連陳氏那個蠢的,都知道提前給女兒尋個表哥培養感情,哪怕這眼光真的不怎麼樣,可也證明,養女兒的確是得早早打算了。
宋念和王璞兩人壓低聲音談著太後的插手可能有的動力,李氏對著宋老太太訴說著心中的苦悶,沈氏沒有參與他們的對話,思維倒是發散到給宋筠尋個青梅竹馬上麵了。
要說周圍這些小郎君,年齡最合適的就是她娘家的小侄子沈讓,可她雖不是看不起娘家,卻也覺得自家女兒說不定也會成為官家小姐,嫁回她娘家就有些低了。
王家的王紜也不錯,隻差四歲,問題不大,出身好性子好,表嫂又好相處,兩家這麼親近,日後女兒過得也自在。
不過,同
第142章李氏道明原委 (第34頁),點擊下一頁繼續。
樣是有兒子的人,沈氏很能理解做母親的性格,那肯定是更願意給兒子找個有助力的嶽家,可他們宋家如今還依仗王家呢,李氏很有可能不願意。
與其讓人家勉強同意了,日後埋怨,那還不如乾脆維持原樣呢。
李氏甚至連小姑子的繼子趙樺都考慮到了,年齡合適,宋茹做自家女兒的未來婆母更是沒問題。不過想想趙老太太,她還是覺得算了吧,倒不是擔心女兒受委屈,而是怕趙老太太被氣出個好歹。
(